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3页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第13-24页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涵第13-18页
  一、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容第13-16页
  二、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特征第16-18页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内涵第18-21页
  一、 和谐社会的内容第18-20页
  二、 和谐社会的本质第20-21页
 第三节 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关系第21-24页
  一、 和谐社会思想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第21-22页
  二、 和谐社会思想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第22-24页
第二章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之比较第24-36页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之比较第24-28页
  一、 二战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思想第24-26页
  二、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之比较的优点第26-28页
 第二节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西方新发展观的比较第28-32页
  一、 西方新发展观的主要思想第28-31页
  二、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之比较的贡献第31-32页
 第三节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比较第32-36页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第32-33页
  二、 两种发展思想的内在统一第33-36页
第三章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第36-48页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作用第36-40页
  一、 揭示了和谐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第36-38页
  二、 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第38-40页
 第二节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作用第40-48页
  一、 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40-42页
  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42-44页
  三、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44-46页
  四、 促进社会的全面开放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第53-5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墨家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