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写作背景 | 第11-12页 |
·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论文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总体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的内容 | 第22-38页 |
·企业绿色能力介绍 | 第22-26页 |
·企业绿色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 第22-24页 |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内容划分 | 第24-26页 |
·绿色技术 | 第26-28页 |
·绿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 第26-27页 |
·企业发展绿色技术的意义 | 第27-28页 |
·企业绿色技术评价的内容 | 第28页 |
·绿色生产 | 第28-32页 |
·绿色生产的内涵 | 第28-29页 |
·企业绿色生产的内容 | 第29-31页 |
·企业绿色生产内容的属性 | 第31-32页 |
·绿色企业文化 | 第32-36页 |
·绿色企业文化的概念 | 第32页 |
·绿色企业文化的内容 | 第32-36页 |
·绿色技术、绿色生产和绿色企业文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第38-59页 |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38-4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企业绿色技术评价指标 | 第39-41页 |
·企业绿色生产评价指标 | 第41-45页 |
·绿色企业文化评价指标 | 第45-47页 |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47-48页 |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方法 | 第48-4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8页 |
·BP 神经网络 | 第48-49页 |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的过程 | 第49-58页 |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层级模型 | 第49页 |
·确定评价等级 | 第49页 |
·确定评价因素集 | 第49-50页 |
·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 | 第50-53页 |
·指标值的获取和处理 | 第53-54页 |
·确定模糊评价矩阵 | 第54-55页 |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 第55-5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企业绿色能力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 第59-67页 |
·A 公司基本情况 | 第59-61页 |
·A 公司 2011 年经济发展情况 | 第59页 |
·A 公司 2011 年环境保护情况 | 第59-61页 |
·A 公司绿色能力评价 | 第61-65页 |
·数据获取和处理 | 第61-63页 |
·确定各级指标模糊评价矩阵 | 第63-65页 |
·绿色能力值计算 | 第65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提升企业绿色能力对策研究 | 第67-72页 |
·企业自身绿色建设 | 第67-70页 |
·加大绿色技术投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 第67页 |
·推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 | 第67-68页 |
·增强绿色意识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 第68-70页 |
·政府间接推动促进 | 第70-71页 |
·完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管制 | 第70页 |
·加大绿色投入鼓励绿色经营 | 第70-71页 |
·加强绿色教育引导绿色消费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