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中的软法治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村民自治中软法治理的基本概念 | 第18-35页 |
·软法及软法治理的涵义 | 第18-22页 |
·软法治理在村民自治中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村民自治与软法治理的关系 | 第25-31页 |
·村民自治与法治的冲突 | 第25-26页 |
·软法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契合性 | 第26-28页 |
·软法治理在村民自治中存在的本土资源 | 第28-30页 |
·村民自治正走向软法治理时代 | 第30-31页 |
·村民自治中软法治理的价值 | 第31-35页 |
·促进村民自治民主、法治的实现 | 第31-32页 |
·降低村民自治中法治与社会发展成本 | 第32-33页 |
·促进软法治理发展 | 第33-35页 |
第3章 村民自治中软法治理的现状 | 第35-45页 |
·村民自治中的软法梳理 | 第35-36页 |
·村民自治中软法治理主要模式 | 第36-40页 |
·熟人社会软法治理模式 | 第37页 |
·半熟人社会软法治理模式 | 第37-38页 |
·陌生人社会软法治理模式 | 第38-40页 |
·村民自治中软法治理的缺陷 | 第40-45页 |
·自治中软法治理主体混乱 | 第40-41页 |
·治理过程法治理念的失范 | 第41-42页 |
·治理民主性不足 | 第42-43页 |
·软法治理中执行力不强 | 第43-45页 |
第4章 探寻村民自治中软法治理的本土模式 | 第45-54页 |
·借鉴域外经验引入开放协调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 | 第45-49页 |
·欧盟开放协调机制(OMC) | 第45-46页 |
·韩国新村运动“公众参与机制” | 第46-47页 |
·启示:倚重本土资源与落实执行力并重 | 第47-49页 |
·完善村民自治中软法治理本土模式 | 第49-54页 |
·明确软法治理主体以推广公众参与机制 | 第49-50页 |
·重视民主理念建设以优化软法治理环境 | 第50页 |
·遵循宪政法律精神以规范软法形成过程 | 第50-51页 |
·构建责任追究机制以加强软法治理执行力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附录 B 苏仙区栖凤渡镇枫树下村村民自治章程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