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概念 | 第11-13页 |
·复合地基的概述 | 第11-12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概念 | 第12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状况 | 第12-13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桩网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分析 | 第18-32页 |
·加筋垫层的特性分析 | 第18-20页 |
·土工格栅的分类 | 第18页 |
·土工格栅的加筋原理 | 第18-19页 |
·加筋垫层的作用 | 第19-20页 |
·加固区桩土特性分析 | 第20-21页 |
·桩网复合地基协同作用机理 | 第21-24页 |
·土拱效应 | 第21-22页 |
·薄膜效应 | 第22-23页 |
·应力集中效应 | 第23-24页 |
·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0页 |
·桩土应力比计算 | 第24-28页 |
·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 | 第32-41页 |
·工程概况 | 第32-35页 |
·试验段设计情况 | 第32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32-33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3页 |
·工程措施简介 | 第33-34页 |
·工程材料参数 | 第34-35页 |
·现场试验方案 | 第35-40页 |
·地基沉降观测 | 第35-37页 |
·桩、土应力测试 | 第37-39页 |
·土工格栅应变测量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桩网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第41-50页 |
·概述 | 第41页 |
·本构模型选取 | 第41-47页 |
·摩尔-库仑模型 | 第41-43页 |
·结构单元 | 第43-47页 |
·计算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 第47-49页 |
·模型网格划分 | 第47页 |
·数值建模 | 第47-48页 |
·模型参数选取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 | 第50-61页 |
·高速铁路沉降要求及监测数据分析 | 第50-53页 |
·高速铁路沉降分析和控制标准 | 第50-51页 |
·现场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 第51-53页 |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预测 | 第53-56页 |
·沉降预测方法 | 第53-55页 |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预测 | 第55-56页 |
·沉降数值模拟结论分析 | 第56-58页 |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桩网复合地基应力分布特性研究 | 第61-69页 |
·监测数据分析 | 第61-65页 |
·土压力监测数据分析 | 第61-63页 |
·土工格栅应变数据分析 | 第63-65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复合地基竖向应力分析 | 第65-66页 |
·桩网复合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 第66-67页 |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