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的辽工大青年教师激励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激励 | 第17-18页 |
·激励机制 | 第18页 |
·高校青年教师 | 第18页 |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8-19页 |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 | 第18-19页 |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 第19页 |
·双因素理论在完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2 辽工大青年教师激励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29页 |
·激励现状 | 第21-22页 |
·保健因素方面的激励 | 第21页 |
·激励因素方面的激励 | 第21-22页 |
·激励存在问题 | 第22-25页 |
·青年教师整体薪酬水平偏低 | 第22页 |
·提供给青年教师发展的工作条件不理想 | 第22-23页 |
·绩效评估系统不合理 | 第23-24页 |
·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制构建尚不健全 | 第24页 |
·青年教师的工作内激励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 第24页 |
·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制度缺失 | 第24-25页 |
·辽工大青年教师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保健因素不利的原因 | 第25-27页 |
·激励因素不利的原因 | 第27-29页 |
3 完善辽工大青年教师激励的相关对策 | 第29-39页 |
·保健因素角度 | 第29-32页 |
·提高青年教师的薪酬 | 第29-31页 |
·创建适宜青年教师发展的工作条件 | 第31-32页 |
·激励因素角度 | 第32-39页 |
·健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体制 | 第32-34页 |
·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 第34-36页 |
·加强工作内激励 | 第36-37页 |
·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