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论金融危机成因的道德风险因素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论文选题依据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3页
     ·理论意义第10-11页
     ·现实意义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数据来源第13页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概述第15-26页
   ·文献综述第15-19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5-17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7-18页
     ·文献评述第18-19页
   ·现代企业理论中的道德风险理论第19-22页
     ·经营者的道德标准第20页
     ·激励机制第20-21页
     ·监督约束机制第21-22页
   ·博弈基础理论第22-26页
     ·博弈论第22-23页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23-24页
     ·信号传递博弈第24页
     ·理论综述第24-26页
第3章 道德风险的原因分析及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第26-36页
   ·金融危机与道德风险的概念和内涵第26-27页
     ·金融危机的概念第26页
     ·道德风险的概念第26-27页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7-32页
     ·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因第27-29页
     ·道德风险产生的外因第29-32页
   ·道德风险对金融危机成因的影响分析第32-36页
第4章 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第36-45页
   ·博弈模型的建立第36-39页
     ·博弈的主体、策略与支付第36-37页
     ·被监管方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第37-39页
   ·被监管方与监管部门的动态博弈分析第39-43页
     ·模型的假设与构建第39-40页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第40-43页
   ·博弈模型分析结论第43-45页
第5章 美国次贷危机道德风险因素分析第45-49页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第45-46页
   ·道德风险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分析第46-49页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炉霍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下一篇:基于ERP实施主体间协同机制的知识转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