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关于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进一步研究--理论辨析与实证检验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引言第7-10页
   ·选题背景第7页
   ·选题意义第7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7-9页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9-1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刘易斯转折点之争研究概况第10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之争第10-13页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与刘易斯第二转折点之争第13-15页
   ·刘易斯转折点测量指标之争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3章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第17-24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简介第17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适用性辨析第17-23页
     ·放松剩余劳动力同质假设是否会导致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失效?第18-20页
     ·放松二阶级土地制度假设是否会导致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失效?第20-22页
     ·放松其它假设条件是否会导致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失效?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4章 如何看待刘易斯转折点第24-30页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和刘易斯第二转折点第24-26页
     ·刘易斯两个转折点—拉尼斯和费景汉的研究第24-25页
     ·刘易斯两个转折点—刘易斯的研究第25-26页
   ·如何认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第26-29页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到底重要不重要?第26-27页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特征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5章 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刘易斯转折点?第30-34页
   ·刘易斯第二转折点的相关测量指标第30页
   ·不适合测量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相关测量指标第30-32页
   ·刘易斯第一折点的测量指标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6章 对中国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重新检验第34-42页
   ·农民工工资的变化第3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规模第34-38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34-36页
     ·剩余劳动力规模及其结构第36-38页
   ·劳动力自然增长第38-39页
   ·劳动供求状况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7章 相关建议第42-47页
   ·产业转移第42-43页
   ·增加农业劳动力培训投入第43-44页
   ·制度改革第44-45页
     ·户籍制度改革第44页
     ·土地流转第44-45页
   ·发展有机农业第45-4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借力与抗衡--近几年部分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调整新动向
下一篇:完善失业保险政策的社会制度研究--以长春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