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网络演算的QoS分析方法与保障技术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4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3-14页
   ·网络演算的提出与发展第14-15页
   ·QoS 分析研究现状第15-22页
     ·衡量 QoS 的参数第15-17页
     ·基于服务模型的 QoS 分析第17-19页
     ·基于业务量数学模型的 QoS 分析第19-22页
   ·基于网络演算理论的 QoS 分析研究现状第22-27页
     ·面向 QoS 的服务曲线模型研究现状第23-26页
     ·面向 QoS 的到达曲线模型研究现状第26-27页
   ·QoS 保障技术研究现状第27-30页
     ·接纳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第27-28页
     ·调度算法研究现状第28页
     ·缓冲区管理研究现状第28-30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30-34页
     ·一般拓扑网络建模第30-31页
     ·面向数据变换的网络服务建模第31页
     ·面向 QoS 保障的接纳控制算法第31-32页
     ·面向 QoS 保障的动态路由算法第32-34页
第2章 面向一般拓扑网络的服务模型第34-54页
   ·引言第34-35页
   ·一般拓扑网络建模第35-45页
     ·队列波动分析第35-36页
     ·影响网络稳定的因素第36-42页
     ·网络服务模型的扩展性研究第42-45页
   ·通用拓扑网络服务建模第45-47页
   ·基于改进模型的统计端到端延迟界分析第47-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3章 面向数据变换的网络服务及性能分析方法第54-77页
   ·引言第54-55页
   ·面向数据变换的网络服务模型第55-69页
     ·网络中的数据变换第55-59页
     ·数据变换分析第59-63页
     ·业务流的数据变换模型第63-65页
     ·单节点数据变换服务模型第65-68页
     ·端到端网络服务模型第68-69页
   ·业务流 QoS 性能界分析第69-74页
     ·网络模型第69-71页
     ·编码网络的业务流变换模型第71-72页
     ·编码业务聚集下的剩余服务曲线模型第72-73页
     ·面向数据变换的延迟界性能分析第73-74页
   ·实验与分析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4章 面向统计 QoS 保障的接纳控制算法第77-97页
   ·引言第77页
   ·业务流复杂性的原因分析和接纳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第77-80页
     ·业务流复杂性的原因分析第77-79页
     ·多时间尺度接纳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第79-80页
   ·端到端可用带宽估计第80-88页
     ·带宽估计基本理论第80-82页
     ·传统可用带宽探测技术-IGI 算法第82-83页
     ·IGI 算法的改进第83-86页
     ·改进算法仿真结果第86-88页
   ·多时间尺度接纳控制算法第88-93页
     ·系统模型第88-90页
     ·流模型估计第90页
     ·有效带宽和包络估计第90-91页
     ·突发时间估计第91-92页
     ·接纳控制算法第92-93页
   ·数值计算与仿真试验第93-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5章 面向业务流和网络服务动态变化的 QoS 路由优化第97-109页
   ·引言第97-98页
   ·网络动态性分析第98-100页
   ·QoS 路由优化算法第100-108页
     ·勒让德域的 QoS 分析第100-104页
     ·基于勒让德变换的 QoS 路由优化第104-106页
     ·数值分析与仿真试验第106-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内容关注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下一篇:风机叶片打磨机器人的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