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城市竞争力国内外相关理论回顾 | 第13-25页 |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及其模型 | 第13-14页 |
·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14-15页 |
·几种有代表性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 第15-17页 |
·彼得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 | 第17页 |
·丹尼斯的概念框架 | 第17-18页 |
·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城市价值链理论及模型 | 第18-19页 |
·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 | 第19-20页 |
·其它相关研究 | 第20页 |
·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古典区位论 | 第20-21页 |
·空间结构理论 | 第21-22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2-23页 |
·循环累积因果论 | 第23-24页 |
·倒U理论 | 第24-25页 |
3 城市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25-31页 |
·城市竞争力概念 | 第25-27页 |
·企业竞争力(微观研究) | 第25页 |
·国家竞争力(宏观研究) | 第25-26页 |
·城市竞争力(中观研究) | 第26-27页 |
·城市竞争力特点 | 第27页 |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 | 第27-31页 |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外部环境"——总量因素 | 第28页 |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内部资源"——质量因素 | 第28-29页 |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内部"能力"——流量因素 | 第29-31页 |
4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39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第32-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9页 |
5 兰州城市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第39-56页 |
·基于主成分法的定量分析 | 第39-45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9-40页 |
·兰州竞争力分析研究 | 第40-45页 |
·基于SWOT法的定性分析 | 第45-56页 |
·兰州市城市竞争力优势 | 第45-49页 |
·兰州市城市竞争力劣势 | 第49-52页 |
·危机下的机会 | 第52-54页 |
·危机下的挑战 | 第54-55页 |
·SWOT矩阵分析 | 第55-56页 |
6 危机下的兰州城市竞争力战略及建议 | 第56-76页 |
·提升兰州城市竞争力的战略 | 第56-66页 |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 | 第56-57页 |
·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 | 第57-58页 |
·兰州市形象经营战略 | 第58-59页 |
·拓宽城建资金筹措渠道战略 | 第59-61页 |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体系战略 | 第61-62页 |
·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 第62-63页 |
·实施兰白都市圈发展战略 | 第63-64页 |
·兰州市新城建设发展战略 | 第64-66页 |
·兰州市在困境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66-76页 |
·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地区发展 | 第68页 |
·企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促发展 | 第68-69页 |
·培育生态文明城市形象,整合区域资源 | 第69页 |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69-70页 |
·大环境整治工作,建设山水城市 | 第70-71页 |
·特色旅游带动兰州经济发展 | 第71-73页 |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综合管理水平 | 第73-76页 |
7 结语 | 第76-78页 |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