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环绕智能系统中个性化服务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5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5-19页
   ·研究意义第19-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本文主要创新工作第23-24页
   ·本文结构第24-25页
第2章 AmI-PS 相关技术研究第25-43页
   ·推荐系统研究第25-28页
     ·推荐系统的定义第25页
     ·推荐系统发展第25-27页
     ·推荐系统分类第27-28页
   ·Context-aware计算研究第28-32页
     ·Context定义第28-30页
     ·Context获取方法第30页
     ·Context建模方法第30-31页
     ·现有Context-aware系统和框架第31-32页
   ·知识表示第32-36页
     ·知识与知识表示第32页
     ·表示方法第32-33页
     ·知识的本体表示法第33-36页
   ·Web服务第36-39页
     ·Web服务概念第37页
     ·Web服务架构第37页
     ·Web服务协议规范第37-39页
     ·Web服务特点第39页
   ·移动代理第39-40页
     ·概念第39页
     ·移动代理优点第39-40页
     ·移动代理应用第40页
   ·无线感知定位技术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AmI-PS 体系结构研究第43-67页
   ·研究现状第43-48页
     ·现有经典PS体系结构第44-47页
     ·现有体系结构缺点第47-48页
   ·系统概念框架设计第48-54页
     ·个性化服务基本思想第48-49页
     ·个性化服务模式选择第49-51页
     ·AmI-PS概念框架结构第51-54页
   ·功能模块设计第54-63页
     ·AmI-E端第54-60页
     ·用户端模块第60-62页
     ·服务端模块第62-63页
   ·层次化体系结构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AmI-PS 知识表示研究第67-87页
   ·基于本体知识表示的基础第67-69页
     ·OWL语法基础第67-68页
     ·OWL推理第68-69页
   ·AmI-PS知识种类第69-72页
     ·通用知识第69-70页
     ·领域知识第70-72页
   ·本体模型建立方法第72-73页
     ·本体构建标准第72-73页
     ·本体构建过程第73页
   ·本体模型构建第73-81页
     ·顶层本体第73-77页
     ·领域本体构建第77-81页
   ·个性化模型的建立第81-84页
     ·层次个性化模型方法第81-82页
     ·个性化需求模型第82-83页
     ·个性化需求满足模型第83-84页
     ·个性化服务参数模型第84页
     ·冲突解决模型第84页
   ·本章小结第84-87页
第5章 个性化服务推理技术研究第87-103页
   ·用户个性化需求推理第87-92页
     ·相关定义第87-88页
     ·分布式需求推理模式第88-90页
     ·用户个性化需求推理第90-92页
   ·满足需求的服务推理第92-99页
     ·相关定义第92-93页
     ·需求满足服务推理第93-99页
   ·服务参数个性化第99-100页
     ·相关定义第99-100页
     ·推理过程第100页
   ·用户个性化服务冲突解决第100-102页
     ·相关定义第100-101页
     ·冲突解决方案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6章 个性化模型学习研究第103-115页
   ·学习方法介绍及AmI-PS模型学习内容第103-104页
     ·模型学习方法介绍第103-104页
     ·AmI-PS学习内容第104页
   ·个性化层次模型学习第104-110页
     ·需求影响因素的增删第105-106页
     ·个性化模型的权重调整第106-110页
   ·单一影响因素对决策值影响学习第110-112页
   ·冲突解决策略学习第112-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7章 AmI-PS 无线定位技术研究第115-131页
   ·稀疏锚点定位算法第115-120页
     ·定位原理第115-117页
     ·定位过程第117-118页
     ·多跳协作定位思想第118-120页
   ·最小二乘法误差分析优化算法第120-125页
     ·测距定位误差因素第120-121页
     ·定位误差分析第121-124页
     ·优化方法第124-125页
   ·实验分析第125-128页
     ·定位率第125-126页
     ·定位精度第126-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1页
第8章 AmI-PS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31-143页
   ·应用场景设计第131-132页
   ·软硬件平台第132-134页
     ·通讯网络第132-133页
     ·感知网络平台第133-134页
     ·AmI-Adapter第134页
     ·用户端第134页
     ·AmI-E端第134页
   ·个性化实现第134-140页
     ·需求-服务关系第134-136页
     ·用户电视节目个性化模型第136页
     ·试验设计第136-140页
   ·系统评价第140-141页
   ·原型实景第141-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结论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材滚珠旋压成形工艺研究
下一篇:北京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香厂新市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