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采运与利用论文--木材学论文

相思树材性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40页
   ·引言第12-13页
   ·相思树材性研究现状第13-17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第17-29页
     ·基本原理第17-18页
     ·分析类型第18-19页
     ·工作过程第19-21页
     ·定量校正方法第21-25页
     ·技术特点第25-26页
     ·定量分析第26-28页
     ·定性分析第28-29页
   ·近红外技术在木材性质及纸浆性能预测中的研究现状第29-37页
     ·化学性质第29-32页
     ·木材微观结构第32-34页
     ·纸浆性能第34-37页
   ·选题背景第37页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37-40页
     ·目的第37页
     ·意义第37-38页
     ·内容第38-40页
2 木材材性近红外预测模型影响因素的研究第40-124页
   ·前言第40-41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1-43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主要试剂第41-42页
     ·主要设备第42-43页
   ·光谱采集第43-45页
     ·仪器第43页
     ·扫描参数的设定第43-44页
     ·光谱采集第44-45页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第45-47页
     ·水分第45页
     ·苯醇抽提物含量第45页
     ·木素含量第45页
     ·综纤维素含量第45-46页
     ·α-纤维素含量第46页
     ·聚戊糖含量第46-47页
   ·木粉谱图扫描方法第47-48页
   ·模型的建立方法第48-51页
     ·校正集选择第48页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第48页
     ·近红外光谱建模区间的选择第48-49页
     ·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数学模型的优化及评价第50-51页
   ·实验结果第51-124页
     ·扫描次数第51-59页
     ·分辨率第59-66页
     ·装样次数第66-71页
     ·样品粒度第71-81页
     ·装样松紧度第81-85页
     ·储藏误差第85-89页
     ·基础数据准确性的影响第89-99页
     ·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第99-111页
     ·不同平滑点数对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影响第111-115页
     ·谱区范围对模型的影响第115-118页
     ·最佳主成分的确定第118-120页
     ·模型校正集和验证集的选取方法第120-122页
     ·小结第122-124页
3 相思树化学组成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第124-154页
   ·前言第124-126页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126页
     ·实验材料第126页
     ·主要试剂第126页
     ·主要设备第126页
   ·光谱采集第126-127页
   ·材性测定第127页
     ·化学组成测定第127页
     ·基本密度的测定第127页
     ·制浆得率的测定第127页
   ·模型的建立方法第127-128页
   ·实验结果第128-151页
     ·水分近红外预测模型第128-130页
     ·克拉森木素近红外预测模型第130-133页
     ·苯醇抽提物近红外预测模型第133-135页
     ·综纤维素近红外预测模型第135-137页
     ·α-纤维素近红外预测模型第137-140页
     ·聚戊糖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第140-142页
     ·基本密度近红外光谱模型第142-149页
     ·制浆性能近红外光谱模型第149-151页
   ·小结第151-154页
4 模型的修正第154-164页
   ·前言第154页
   ·相思木模型的扩展第154-159页
     ·样品聚戊糖含量统计信息第154-155页
     ·广西模型的结果与验证第155-156页
     ·广西模型的修正第156-159页
   ·混合树种模型的建立第159-162页
     ·样品苯醇抽提物含量统计信息第159-160页
     ·混合树种苯醇抽提物模型第160-162页
   ·小结第162-164页
5 相思纸浆材树经济性能的评估第164-172页
   ·实验材料第164-165页
   ·实验方法第165-166页
     ·化学组成测定第165页
     ·基本密度的测定第165页
     ·制浆得率的测定第165页
     ·纤维形态第165页
     ·结晶度第165-166页
   ·实验结果第166-171页
     ·广西钦廉林场不同相思树材性分析第166-170页
     ·广西高峰林场不同相思树材性分析第170页
     ·福建不同相思树材性分析第170-171页
   ·小结第171-172页
6 结论与建议第172-178页
   ·本论文主要结论第172-176页
     ·不同因素对模型的影响第172-174页
     ·木材材性近红外模型的建立第174-175页
     ·不同地域和树种木材材性近红外预测模型验证第175-176页
     ·相思树纸浆材经济性能的评估第176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6页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第176-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94页
个人简介第194-196页
导师简介第196-198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98-200页
致谢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助方案研究
下一篇:京郊低山风景游憩林质量评价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