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弱势群体生存况味的人性化书写--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本题的选题意图及价值 | 第9-10页 |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 底层生存状态的多重观照 | 第12-21页 |
·底层苦难的极致化书写 | 第12-18页 |
·关照底层人的生存困境 | 第13-16页 |
·洞显底层人的内心世界 | 第16-18页 |
·挖掘底层人生活的诗意美 | 第18-21页 |
·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展现 | 第18-19页 |
·自然之美的和谐呈现 | 第19-21页 |
2 女性生存况味的人性化书写 | 第21-30页 |
·底层女性的生存悲欢 | 第21-24页 |
·淳朴的乡下女人的母爱关照 | 第21-22页 |
·城市边缘女性的失落情怀 | 第22-24页 |
·女性命运的执着追求 | 第24-30页 |
·知识女性的情感追求 | 第25-26页 |
·女性生命主体尊严的坚守 | 第26-30页 |
3 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叙事手法 | 第30-38页 |
·诗化的叙事风格 | 第30-34页 |
·诗化叙述构筑诗意氛围 | 第30-32页 |
·人物性格的诗意塑造 | 第32-33页 |
·地域风情与风俗美的诗意呈示 | 第33-34页 |
·现实主义的延续 | 第34-38页 |
·观照现实的精神传承 | 第35-36页 |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整合 | 第36-38页 |
4 弱势群体人性化书写的意义与局限 | 第38-41页 |
·时代的引导与现实的观照 | 第38-39页 |
·创作现状的理性审视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