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减速器振动机理和损坏机理 | 第11-13页 |
| ·模态分析的方法 | 第13-16页 |
| ·数值模态分析 | 第13-14页 |
| ·实验模态分析 | 第14-15页 |
| ·工作模态分析 | 第15-16页 |
| ·三种模态分析方法在设计中的结合 | 第16页 |
| ·国内外工作模态分析的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减速器有限元分析 | 第21-39页 |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 ·有限元分析的目的 | 第21页 |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思路 | 第22-23页 |
| ·减速器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23-36页 |
|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23-24页 |
| ·减速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29页 |
| ·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29-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 第三章 工作模态分析基本理论和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方法 | 第39-51页 |
| ·工作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9-40页 |
| ·概述 | 第39页 |
| ·工作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 ·基于频域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第40-44页 |
| ·峰值拾取法 | 第40-41页 |
| ·最小二乘复频域法 | 第41-44页 |
| ·基于时域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第44-48页 |
| ·随机减量法 | 第44-45页 |
| ·随机子空间法 | 第45-47页 |
| ·其他频域识别方法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装运减速器工作模态试验 | 第51-59页 |
| ·减速器工作模态试验的设计 | 第51-53页 |
| ·试验结构的支撑方式 | 第53-54页 |
| ·传感器的选型与应用 | 第54-57页 |
| ·传感器的选型 | 第54-55页 |
| ·传感器的布置与安装 | 第55-57页 |
| ·减速器的工作模态试验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减速器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 第59-81页 |
| ·基于频域分解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 第59-61页 |
| ·频域分解的理论基础 | 第59-61页 |
| ·基于频域分解技术的识别结果 | 第61页 |
| ·固有模态和谐波模态识别 | 第61-67页 |
| ·固有模态和谐波模态产生的机理 | 第61-62页 |
| ·谐波信号和固有模态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曲线特征 | 第62-63页 |
| ·对响应信号进行滤波和求取其概率密度曲线 | 第63-67页 |
| ·运用LMS Test.Lab软件对减速器进行工作模态分析 | 第67-73页 |
| ·LMS Test.Lab工作模态分析模块的介绍 | 第67-68页 |
| ·运用LMS Test.Lab软件对减速器进行工作模态分析 | 第68-73页 |
| ·频域分解技术和LMS软件模态分析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第73页 |
| ·振动信号频谱分析 | 第73-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总结 | 第81页 |
| ·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致谢 | 第87-89页 |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硏项目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