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脐法对不同严重程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的影响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临床研究 | 第8-34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8-9页 |
| ·受试者来源 | 第8页 |
| ·诊断标准 | 第8页 |
| ·评分标准 | 第8页 |
| ·疼痛程度分级标准 | 第8页 |
| ·纳入标准 | 第8-9页 |
| ·排除标准 | 第9页 |
| ·剔除标准 | 第9页 |
| ·脱落标准 | 第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 ·分组及样本量 | 第9页 |
| ·操作方法 | 第9-10页 |
| ·试验过程 | 第10-11页 |
| ·观察指标 | 第11页 |
| ·统计方法 | 第11页 |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32页 |
| ·基线比较 | 第11-12页 |
| ·试验结果 | 第12-32页 |
| ·安全性指标 | 第32页 |
| 4 典型病例 | 第32-34页 |
| 讨论 | 第34-43页 |
| 1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探讨 | 第34-37页 |
| ·祖国医学对痛经病因病机及证型的认识 | 第34-35页 |
|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38页 |
| ·组内比较结果 | 第37页 |
| ·组间比较结果 | 第37-38页 |
| ·隔药灸脐与隔淀粉灸脐产生疗效差异的分析 | 第38页 |
| 3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探讨 | 第38-43页 |
| ·穴位的作用 | 第39-40页 |
| ·艾灸的作用 | 第40-41页 |
| ·药物的作用 | 第41页 |
| ·穴位、艾灸与药物的共同作用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综述 | 第46-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发表论文 | 第54-57页 |
| 详细摘要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