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临床研究 | 第8-15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8页 |
| (二)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 (三) 纳入标准 | 第9页 |
| (四) 排除标准 | 第9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一) 病例分组 | 第9页 |
| (二) 治疗方法 | 第9-10页 |
| (三) 疗效评价指标 | 第10页 |
| (四) 安全监测指标 | 第10页 |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0页 |
| (六) 统计分析 | 第10页 |
| 三、 研究结果 | 第10-15页 |
| (一) 一般资料 | 第10-12页 |
| (二) 临床研究数据 | 第12-15页 |
| 实验研究 | 第15-21页 |
| 一、 材料与仪器 | 第15页 |
| (一)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 (二)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5页 |
| 二、 实验方法 | 第15-18页 |
| (一) 动物分组 | 第15页 |
| (二) 造模方法 | 第15-16页 |
| (三) 艾炷制备 | 第16页 |
| (四) 穴位定位 | 第16页 |
| (五) 艾灸方法 | 第16页 |
| (六)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 (七) 组织病理检查 | 第17页 |
| (八) 统计学处理 | 第17-18页 |
| 三、 实验结果 | 第18-21页 |
| (一) 远端结肠病理学检查 | 第18页 |
| (二) 各组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肌条收缩活动情况 | 第18-19页 |
| (三) Ach 对各组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肌条的收缩活动影响 | 第19页 |
| (四) Ach 对结肠平滑肌张力变化率影响 | 第19-21页 |
| 讨论 | 第21-30页 |
| 一、 中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第21-26页 |
| (一)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第21-23页 |
| (二) 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第23-26页 |
| 二、 治疗方法及选穴依据 | 第26-27页 |
| (一) 治疗方法选择依据 | 第26页 |
| (二) 腧穴选择依据 | 第26-27页 |
| 三、 瘢痕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27-28页 |
| 四、 瘢痕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 第28-30页 |
| (一) 有关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28页 |
| (二) 瘢痕灸足三里对大鼠结肠平滑肌动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三) 外源性乙酰胆碱对各组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影响 | 第29-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 综述 | 第35-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发表论文 | 第43-51页 |
| 详细摘要 | 第5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