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的当代意义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蒙学教材的发展阶段 | 第9-12页 |
·雏形期 | 第9-10页 |
·定型期 | 第10页 |
·承袭期 | 第10-12页 |
2 “三、百、千”的特征分析 | 第12-21页 |
·在识字量上 | 第12页 |
·在教材编撰上 | 第12-13页 |
·在语言形式上 | 第13-14页 |
·在内容上 | 第14-16页 |
·《三字经》所反映的人伦关系 | 第14-15页 |
·《千字文》反映的人伦关系 | 第15页 |
·和谐人伦关系的体现 | 第15-16页 |
·人和自然的共生状态 | 第15-16页 |
·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具有同构性 | 第16页 |
·在教学实践上 | 第16-17页 |
·识字教材编写形式与教育内容的统一 | 第17-18页 |
·学习意义与学习过程探索 | 第18-21页 |
3 传统蒙学识字教材对当代小学生课程改革的启迪 | 第21-27页 |
·语文教学,多采用诵读法,反复“涵泳” | 第21-22页 |
·教材编写要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 | 第22-23页 |
·教材编写与时代结合 | 第22-23页 |
·德育先置式原则 | 第23-24页 |
·如何做到先置 | 第23-24页 |
·体验式教学 | 第24-25页 |
·创设情境 | 第24页 |
·创设实践活动 | 第24-25页 |
·重视美育的作用 | 第25-27页 |
·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重视美育的作用 | 第25-27页 |
4 辩证地看待蒙学教材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