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金属电抛光及化学抛光论文

芯片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材料吸附去除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论文课题来源第10页
   ·研究背景第10-22页
     ·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第11-18页
     ·化学机械抛光的平坦化原理第18-21页
     ·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第21-22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24页
   ·研究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CMP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5-42页
   ·绪论第25-26页
   ·Rayleigh和Beilby的抛光理论第26-27页
   ·Preston方程及其修正模型第27-28页
   ·流体润滑模型第28-29页
   ·磨粒磨损模型第29-36页
     ·Brown和Cook模型第30-31页
     ·Luo的模型第31-32页
     ·Jeng的模型第32-33页
     ·Kuide模型第33-34页
     ·小结第34-36页
   ·化学作用机理第36-37页
   ·粘着磨损机理第37页
   ·抛光盘表面的微凸体磨损机理第37页
   ·原子/分子去除机理第37-40页
   ·结论第40-42页
第三章 化学机械抛光的吸附理论模型及其试验验证第42-99页
   ·序论第42-43页
   ·模型的建立第43-90页
     ·芯片表面材料非晶化层吸附机理的理论分析第44-46页
     ·抛光盘/芯片的传统Herze接触模型第46-50页
     ·修正Herze接触模型第50-53页
     ·接触模型的比较第53-59页
     ·磨粒的特性分析第59-72页
     ·作用在单个磨粒上的力和磨粒压入芯片深度第72-88页
     ·单个磨粒的材料去除率第88-89页
     ·CMP过程的整体材料去除率MRR第89-90页
   ·模型的实验验证第90-98页
     ·磨粒浓度Ca对MRR的影响第90-92页
     ·抛光液PH值对MRR的影响第92-93页
     ·工作参数pV对MRR的影响第93-96页
     ·磨粒直径D对MRR的影响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四章 分子间作用力对化学机械抛光过程的影响第99-115页
   ·绪论第99-100页
   ·颗粒与平面之间吸附力的研究进展第100-102页
   ·作用在磨粒上的外力Fz第102-103页
   ·磨粒的受力分析第103-110页
     ·磨粒的力平衡方程式第103-105页
     ·F_z与F_α的比较第105-110页
   ·考虑磨粒与芯片表面吸附力的磨粒压入深度δ_W第110-113页
     ·磨粒压入深度第110-112页
     ·忽略磨粒/芯片分子间吸附力的无量纲判据第112-113页
   ·试验验证第113-114页
   ·结论第114-115页
第五章 CMP过程两个阶段的理论分析第115-132页
   ·理论分析第115-120页
     ·考虑磨粒粒度分布的CMP模型第115-117页
     ·第一阶段:MRR≤GP时的整体材料去除率第117-118页
     ·第二阶段:MRR>GP时的整体材料去除率MRR第118页
     ·氧化膜生成速度GR第118-120页
   ·MRR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0-122页
     ·磨粒体积浓度x对MRR的影响规律第120页
     ·磨粒平均粒径对MRR的影响第120页
     ·磨粒粒度分布宽度对MRR的影响第120-121页
     ·氧化剂浓度co对MRR的影响第121-122页
     ·芯片表面硬度H_e 对MRR的影响第122页
     ·抛光盘弹性模量E_p对MRR的影响规律第122页
   ·讨论第122-124页
   ·试验验证第124-131页
     ·SiO_2磨粒抛光TEOS第124-127页
     ·氧化剂浓度vs.MRR第127-128页
     ·抛光液pH值vs.MRR第128-129页
     ·不同芯片表面氧化物膜的MRR第129-130页
     ·抛光盘弹性模量vs.MRR第130-131页
   ·结语第131-132页
第六章 化学机械作用的协同效应分析第132-156页
   ·假设条件第133-134页
   ·吸附系数与α、β、у的相互关系第134-136页
   ·磨粒的机械作用第136-138页
     ·作用在单个原子上的机械能第136-138页
     ·整个接触面积上磨粒的总机械能第138页
   ·芯片表面原子的结合能第138-140页
   ·抛光液的化学作用第140-143页
   ·у的方程式第143-144页
   ·磨粒吸附系数k的影响因素第144-150页
   ·修正CMP吸附模型及其试验验证第150-154页
   ·结论第154-156页
结语第156-158页
创新点第158-159页
研究展望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4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线性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
下一篇:基本超几何级数变换及求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