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电针焦虑方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英文缩略词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40页
 西医治疗中风后焦虑的现代研究进展第14-24页
  参考文献第19-24页
 中医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第24-40页
  参考文献第35-40页
临床研究第40-68页
 前言第40-42页
 1 研究对象第42-44页
   ·研究对象来源第42页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第42-44页
 2 研究方法第44-49页
   ·研究设计类型第44页
   ·随机方法第44页
   ·盲法第44页
   ·样本量第44页
   ·治疗方法第44-45页
   ·临床评价第45-46页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第46页
   ·研究中止标准第46-47页
   ·不良事件处理方法第47页
   ·质量控制第47页
   ·统计分析第47-48页
   ·技术路线第48-49页
 3 结果第49-61页
   ·基线评估第49-50页
   ·疗效评价第50-61页
   ·安全性评价第61页
 4 讨论第61-65页
   ·对照药的选择依据第61-62页
   ·选穴依据第62-63页
   ·电针的使用与相关机理第63-64页
   ·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的关系第64页
   ·焦虑症状的相关性分析第64-65页
   ·电针焦虑方的优势第65页
   ·研究不足之处第65页
 5 结论第65-66页
   ·主要结局指标第65-66页
   ·次要结局指标第66页
   ·安全性评价第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个人简历第70-74页
附件第74-79页
 附件1: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第74-75页
 附件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第75-76页
 附件3: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第76-77页
 附件4:副反应量表TESS第77-78页
 附件5: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指数(CGI-EI)第78-79页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第79-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环境下DRM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移动商务采纳的信任因素研究--以手机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