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6-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第6-9页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定 | 第9-12页 |
三 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国家身份研究的建构主义范式 | 第14-20页 |
一 国家身份:概念问题 | 第14-16页 |
二 国家间身份建构:影响变量 | 第16-18页 |
三 国家间身份建构选择:基本模型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解释个案:中美间敌人身份建构选择过程个案分析(1945.8-1954.12) | 第20-38页 |
一 理论预期 | 第20-23页 |
二 中美间敌人身份建构“三步曲” | 第23-34页 |
(一) 由希望到失望(1945.8-1949.10) | 第23-25页 |
(二) 由失望到绝望(1949.10-1950.6) | 第25-30页 |
(三) 朝鲜战争中的错误敌人(1950.6-1953.7) | 第30-34页 |
三 敌人身份的完全化——全面遏制与反遏制(1953.7-1954.12) | 第34-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38-47页 |
一 研究总结 | 第38-39页 |
二 应用价值 | 第39-43页 |
三 有待深化的问题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