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导论 | 第13-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20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20-23页 |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23-27页 |
第一章 国际分工与垂直专业化的基本范式与分析框架 | 第27-56页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演进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条件 | 第31-35页 |
第三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 | 第35-48页 |
第四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利益分配 | 第48-51页 |
第五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 | 第51-56页 |
第二章 中国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 第56-91页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经验事实 | 第56-75页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测算方法及说明 | 第75-80页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测算结果及比较 | 第80-8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88-91页 |
第三章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工业行业技术进步 #79——基于DEA方法的面板数据考察 | 第91-104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91-92页 |
第二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 第92-95页 |
第三节 实证方法与数据 | 第95-98页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 | 第98-10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四章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工业行业收入差距 #92——基于相对要素需求法的分析 | 第104-122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04-107页 |
第二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 | 第107-113页 |
第三节 模型及实证方法 | 第113-117页 |
第四节 实证结果 | 第117-120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要素禀赋与工业集聚 #110——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GMM检验 | 第122-140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22-125页 |
第二节 中国的经验事实 | 第125-130页 |
第三节 基本检验模型的设定及变量选择 | 第130-133页 |
第四节 计量结果 | 第133-13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六章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增长 #128——基于一般贸易模式的比较 | 第140-157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40-141页 |
第二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 #129与一般贸易模式的比较 | 第141-143页 |
第三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 第143-145页 |
第四节 计量方法与模型设定 | 第145-148页 |
第五节 实证分析 | 第148-155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155-15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157-16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157-161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161-166页 |
附录 | 第16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6页 |
后记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