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中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图表目录 | 第10-12页 |
| 缩略语列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协议 | 第20-38页 |
| ·移动互联网的概述 | 第20-25页 |
| ·基本概念 | 第20页 |
| ·网络架构 | 第20-22页 |
| ·管理协议 | 第22-25页 |
| ·移动IPv6协议 | 第25-29页 |
| ·协议概述 | 第25-26页 |
| ·主要过程 | 第26-28页 |
| ·切换流程 | 第28-29页 |
| ·快速移动IPv6协议 | 第29-33页 |
| ·协议概述 | 第29-30页 |
| ·消息扩展 | 第30-31页 |
| ·切换流程 | 第31-33页 |
| ·分层移动IPv6协议 | 第33-35页 |
| ·协议概述 | 第33-34页 |
| ·消息扩展 | 第34页 |
| ·切换流程 | 第34-35页 |
| ·快速分层移动IPv6协议 | 第35-37页 |
| ·协议概述 | 第35页 |
| ·消息定义 | 第35-36页 |
| ·切换流程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跨层切换原理 | 第38-44页 |
| ·现有切换方案的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 ·移动IPv6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 ·快速移动IPv6存在的问题 | 第40页 |
| ·分层移动IPv6存在的问题 | 第40页 |
| ·跨层设计的原理 | 第40-43页 |
| ·跨层设计的思想 | 第41-42页 |
| ·跨层设计在网络层切换协议中的的运用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跨层切换管理模型设计 | 第44-52页 |
| ·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框架 | 第44-47页 |
| ·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 第44-45页 |
| ·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总体框架 | 第45-47页 |
| ·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 ·切换性能评价标准 | 第47页 |
| ·切换策略 | 第47-48页 |
| ·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工作原理 | 第48-51页 |
| ·跨层切换的过程 | 第48-49页 |
| ·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模块组成 | 第49-50页 |
| ·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工作过程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基于动态权重的网络选择算法 | 第52-67页 |
| ·基于动态权重的网络选择算法 | 第52-57页 |
| ·算法原理 | 第52-54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54-55页 |
| ·基于用户策略的权重动态调整 | 第55-56页 |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56-57页 |
| ·选择最佳网络 | 第57页 |
| ·问题建模 | 第57-60页 |
| ·对于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建模 | 第57-59页 |
| ·对不同的用户策略进行建模 | 第59-60页 |
| ·算法验证 | 第60-66页 |
| ·实例验证 | 第60-63页 |
| ·仿真验证 | 第63-65页 |
| ·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基于链路层辅助的跨层切换管理协议 | 第67-89页 |
| ·基于动态RSS的链路层触发 | 第67-76页 |
| ·动态RSS触发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67-75页 |
| ·动态RSS触发机制的运行机制 | 第75-76页 |
| ·基于链路层信息的跨层切换协议 | 第76-79页 |
| ·链路层信息小结 | 第76-77页 |
| ·基于链路层触发的CL-FHMIPv6协议 | 第77-79页 |
| ·协议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79-88页 |
| ·仿真环境 | 第79-81页 |
| ·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81-88页 |
| ·小结 | 第88-8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总结 | 第89-90页 |
| ·展望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 附录1 仿真代码 | 第94-99页 |
| 附录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