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侵权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恶意诉讼与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11-25页 |
一、恶意诉讼含义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 恶意诉讼含义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恶意诉讼与类似概念的比较 | 第12-13页 |
二、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 第13-19页 |
(一) 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二) 恶意诉讼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 第14-17页 |
(三) 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意义 | 第17-19页 |
三、各国对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考察 | 第19-25页 |
(一) 大陆法系 | 第19-21页 |
(二) 英美法系 | 第21-23页 |
(三) 我国现状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恶意诉讼的类型 | 第25-31页 |
一、恶意诉讼内容类型 | 第25-27页 |
二、恶意诉讼主体类型 | 第27-28页 |
三、我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恶意诉讼具体表现形态 | 第28-31页 |
第三部分 恶意诉讼侵权的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 | 第31-41页 |
一、行为人主观上有恶意 | 第31-35页 |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恶意诉讼的加害行为 | 第35-37页 |
三、恶意诉讼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事实 | 第37-38页 |
四、恶意诉讼行为与侵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第38-40页 |
五、"原告败诉"是否应作为构成要件之一? | 第40-41页 |
第四部分 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 | 第41-46页 |
一、恶意诉讼侵权的责任方式 | 第41-42页 |
二、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和标准 | 第42-46页 |
(一) 赔偿范围和标准 | 第42-44页 |
(二) 是否可以考虑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