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二章 | 第16-64页 |
第一部分 重性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水平 | 第16-2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8-21页 |
结果 | 第21-25页 |
1.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21页 |
2.抑郁症组与对照组血清S100B水平以及性别对抑郁症组S100B的影响 | 第21-22页 |
3.发作次数对抑郁症血清S100B的影响 | 第22-23页 |
4.血清S100B水平与抑郁症临床特征、HAMA、HMAD因子分的关系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28页 |
第二部分 重性抑郁症患者S100B基因多态性 | 第28-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7页 |
结果 | 第37-44页 |
1.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37-38页 |
2.S100B基因r9722C>T多态性位点分析 | 第38-39页 |
3.患者组和对照组S100B rs9722C>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 第39页 |
4.抑郁症组S100Brs9722C>T三种基因型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 第39-41页 |
5.S100B基因rs11911834G>T多态性位点D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第41页 |
6.患者组和对照组S100B基因rs11911834G>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 第41-42页 |
7.rs11911834G>T三种基因型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第三部分 重性抑郁症主观和客观睡眠研究 | 第47-64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49-52页 |
结果 | 第52-59页 |
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分析 | 第52-53页 |
2.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多导睡眠图比较 | 第53-54页 |
3.正常对照组、首发抑郁症组、多次发作抑郁症组PSG比较 | 第54-55页 |
4.性别对抑郁症睡眠脑电图的影响 | 第55-56页 |
5.相关分析结果 | 第56-58页 |
6.主观睡眠与客观睡眠的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比较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4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综述一 S100B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 第74-94页 |
综述二 睡眠和抑郁症 | 第94-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和所获奖励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