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梅瓶研究
序 | 第1-5页 |
一 名称、功用、组合 | 第5-9页 |
(一) 名称 | 第5-6页 |
(二) 功用 | 第6-8页 |
1. 主要功用——盛酒 | 第6-7页 |
2. 宋代梅瓶存在礼仪和陈设功用的可能性 | 第7-8页 |
(三) 组合 | 第8-9页 |
二 造 型 | 第9-17页 |
(一) 概说 | 第9-10页 |
1. 形制渊源 | 第9-10页 |
2. 地域分布和时期归属 | 第10页 |
(二) 特征和风格 | 第10-15页 |
1. 多样与经典 | 第10-12页 |
2. 时代风格 | 第12-13页 |
3. 地域风格 | 第13-14页 |
4. 民族风格 | 第14-15页 |
(三) 风格成因 | 第15-17页 |
1. 实用功能的内在要求 | 第15-16页 |
2. 工艺材料和技术的制约或促进 | 第16-17页 |
3. 时代审美风尚的导向作用 | 第17页 |
三 装 饰 | 第17-26页 |
(一) 装饰模式 | 第17-23页 |
1. 胎文釉理式 | 第18-19页 |
2. 范金琢玉式 | 第19-21页 |
3. 纹彩相彰式 | 第21-23页 |
(二) 纹饰 | 第23-26页 |
1. 类型和题材 | 第23-24页 |
2. 纹样的组织方式与纹饰的布局结构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注释 | 第27-30页 |
附录 | 第30页 |
图 | 第30-42页 |
表 | 第42-47页 |
录 | 第47-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