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湿地泥螺(Bullacta exarata)的空间分布、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一 绪论 | 第14-20页 |
1 综述 | 第14-17页 |
·滩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第14页 |
·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积累作用研究 | 第14-16页 |
·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 第16-17页 |
2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科学意义 | 第17-20页 |
二 泥螺种群的空间分布 | 第20-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1 研究区域及取样方法 | 第20-22页 |
2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32页 |
1 长江口泥螺种群夏季的空间分布型 | 第23-25页 |
2 南汇边滩泥螺种群四季的空间格局 | 第25-32页 |
·种群密度 | 第25-27页 |
·空间分布型 | 第27-28页 |
·空间格局 | 第28-32页 |
讨论 | 第32-38页 |
1 自然环境因子对长江口泥螺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32-35页 |
2 人为干扰对长江口泥螺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泥螺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 | 第36-38页 |
三 泥螺的重金属积累特征 | 第38-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1 采样 | 第38页 |
2 样品预处理 | 第38页 |
3 重金属测试 | 第38-39页 |
4 MT 含量测试 | 第39页 |
5 数据处理 | 第39-41页 |
结果 | 第41-57页 |
1 泥螺体内的重金属含量 | 第41-54页 |
·不同生境间差异 | 第41页 |
·泥螺体内重金属元素间自相关性 | 第41-43页 |
·泥螺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其生境重金属含量间的关系 | 第43页 |
·身体部位间差异 | 第43-50页 |
·个体大小间差异 | 第50-52页 |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差异 | 第52-54页 |
2 泥螺 MT 含量 | 第54-57页 |
·不同生境间差异 | 第54页 |
·身体部位间差异 | 第54-56页 |
·个体大小间差异 | 第56-57页 |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差异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67页 |
1 泥螺的重金属积累特征 | 第57-64页 |
·身体部位 | 第57-59页 |
·个体大小 | 第59-60页 |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 | 第60-61页 |
·不同重金属元素 | 第61-64页 |
2 泥螺作为滩涂环境重金属指示生物的评价 | 第64-65页 |
3 泥螺的环境效应 | 第65-67页 |
四 泥螺的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 第67-71页 |
1 泥螺的生态经济价值内涵及其评估方法 | 第67-68页 |
·生物量价值 | 第67-68页 |
·环境效益价值 | 第68页 |
2 泥螺的环境效益价值评估方法 | 第68页 |
3 结果 | 第68-69页 |
·泥螺的生物量价值 | 第68-69页 |
3 2 泥螺的环境效益价值 | 第69页 |
·泥螺的生态经济价值 | 第69页 |
4 讨论 | 第69-71页 |
五 总结 | 第71-74页 |
六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七 附录:发表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