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2P资源搜索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2章 MP2P网络研究 | 第15-39页 |
| ·MP2P网络综述 | 第15-27页 |
| ·传统P2P网络 | 第15-24页 |
| ·MP2P与P2P的比较 | 第24-25页 |
| ·MP2P关键技术方向 | 第25-27页 |
| ·典型P2P资源搜索算法 | 第27-33页 |
| ·泛洪算法 | 第28-29页 |
| ·Gnutella 2 | 第29-31页 |
| ·Chord | 第31-33页 |
| ·蚁群算法 | 第33-38页 |
| ·蚁群算法原理 | 第33-34页 |
| ·蚁群算法分类 | 第34-36页 |
| ·蚁群算法应用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章 MP2P资源搜索算法设计 | 第39-71页 |
| ·网络架构设计 | 第40-48页 |
| ·网络体系框架 | 第40-41页 |
| ·超级节点结构设计 | 第41-44页 |
| ·移动Agent分类及行为设计 | 第44-48页 |
| ·算法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问题描述 | 第48页 |
| ·模型说明 | 第48-49页 |
| ·目标函数 | 第49-50页 |
| ·假设约束条件 | 第50页 |
| ·异类多群蚁群算法设计 | 第50-56页 |
| ·蚁群种类的选择 | 第51-53页 |
| ·交流子群体的确定 | 第53-55页 |
| ·交流周期的设计 | 第55页 |
| ·子群体间信息交流的方法 | 第55-56页 |
| ·MP2P资源搜索机制 | 第56-66页 |
| ·单蚁群内部的路由机制 | 第57-60页 |
| ·单蚁群内部的信息素更新策略 | 第60-61页 |
| ·MP2P资源搜索的流程 | 第61-66页 |
| ·节点变动处理 | 第66-70页 |
| ·普通节点的变动 | 第66-68页 |
| ·超级节点的变动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4章 算法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1-79页 |
| ·测试目标 | 第71-72页 |
| ·测试环境 | 第72-75页 |
| ·使用工具介绍 | 第72-73页 |
| ·具体环境配置 | 第73-75页 |
| ·算法有效性验证 | 第75-78页 |
| ·候补节点的有效性 | 第75-76页 |
| ·异类多群蚁群算法的有效性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本文总结 | 第79-80页 |
| ·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85-87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