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10-24页 |
一、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概念 | 第10-13页 |
(一) 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1-13页 |
二、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法律性质 | 第13-14页 |
三、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一) 行政契约理论 | 第15-16页 |
(二) 行政行为效力理论 | 第16-19页 |
四、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9-24页 |
(一) 自由与秩序的平衡 | 第19-21页 |
(二)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第21-24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建立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 第24-29页 |
一、我国建立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现实状况及存在问题 | 第24-27页 |
(一) 我国建立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现实状况 | 第24-26页 |
(二) 我国目前建立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二、对我国建立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建立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设想 | 第29-41页 |
一、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一) 自愿原则 | 第29页 |
(二) 合法兼合理原则 | 第29-30页 |
(三) 比例原则 | 第30页 |
二、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30-32页 |
(一) 双方当事人对执行标的具有处分权 | 第31页 |
(二) 非诉行政执行和解的结果以不侵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为限 | 第31-32页 |
(三) 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应发生在从法院行政庭接到案件到执行终结过程中 | 第32页 |
三、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2-36页 |
(一) 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要件缺损的案件 | 第32-33页 |
(二) 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权案件 | 第33-35页 |
(三) 行政裁决案件 | 第35-36页 |
四、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程序设计 | 第36-41页 |
(一) 和解的提起 | 第36-38页 |
(二) 和解的进行 | 第38-40页 |
(三) 和解的终结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