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简介 | 第10-12页 |
·提高TiO_2光催化效率方法简介 | 第12-14页 |
·增加表面缺陷结构 | 第12页 |
·减小颗粒大小 | 第12页 |
·贵金属金属沉积 | 第12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12-13页 |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 | 第13页 |
·复合半导体 | 第13-14页 |
·电子捕获剂 | 第14页 |
·表面螯合及衍生作用 | 第14页 |
·核壳材料制备方法简介 | 第14-20页 |
·硬模板法 | 第15-17页 |
·软模板法 | 第17-18页 |
·硬模板与软模板结合技术制备具有等级结构的空球材料 | 第18-19页 |
·牺牲模板法 | 第19-20页 |
·纳米TiO_2 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20-22页 |
·光催化降解水 | 第20页 |
·分解水中的有机物 | 第20-21页 |
·废气净化 | 第21页 |
·处理金属离子 | 第21-22页 |
·抗菌除臭 | 第22页 |
·太阳能电池 | 第22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单分散共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主要原料 | 第24-25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5页 |
·单分散共聚PS微球的合成 | 第25-26页 |
·分析与测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单分散共聚微球的反应机理 | 第27页 |
·单分散共聚微球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27-29页 |
·共聚物结构表征 | 第29-30页 |
·共聚物性质研究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单分散的共聚微球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40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实验 | 第32页 |
·分析与测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引发剂(AIBN)的影响 | 第33-34页 |
·分散剂(PVP)的影响 | 第34-36页 |
·共聚单体(MTC)的影响 | 第36-38页 |
·共聚物微球的结晶性讨论 | 第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TiO_2聚合物复合微球影响因素研究 | 第40-52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主要原料 | 第41页 |
·主要设备 | 第41页 |
·TiO_2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41页 |
·分析测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TiO_2聚合物复合微球包覆前后对比 | 第42-43页 |
·TBT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MTC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氨水加入速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最佳条件下制备的TiO_2中空微球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TiO_2光催化性质研究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主要原料 | 第52页 |
·主要设备 | 第52-53页 |
·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实验步骤 | 第53页 |
·分析测试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 | 第54-57页 |
·锐钛矿型TiO_2晶体的结晶温度的确定 | 第57-59页 |
·锐钛矿型TiO_2晶体的形貌特征 | 第59-60页 |
·光催化性能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