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及治法初探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一: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治疗进展 | 第14-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 文献综述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法新进展 | 第24-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 临床研究 | 第31-57页 |
| 第一部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 第31-44页 |
| 前言 | 第31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31-32页 |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32-34页 |
| ·临床资料 | 第32页 |
| ·病例来源 | 第32页 |
| ·诊断标准 | 第32-33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2页 |
| ·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和全身症候的确定 | 第32-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 ·对观察病人进行眼科检查 | 第33页 |
| ·问卷调查 | 第33页 |
| ·四诊合参 | 第33-34页 |
| 3 结果 | 第34-39页 |
| ·职业调查 | 第34-35页 |
| ·每日工作用眼时间 | 第35-36页 |
| ·全身疾病情况 | 第36页 |
| ·病变分型 | 第36-37页 |
| ·中医证候分型 | 第37-38页 |
| ·中医临床分型与眼底荧光造影表现的关系 | 第38-39页 |
| 4 讨论 | 第39-42页 |
| 5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第二部分:中药治疗湿性AMD 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44-57页 |
| 前言 | 第44-45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45页 |
|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临床资料 | 第45页 |
| ·病例来源 | 第45页 |
| ·性别分布 | 第45页 |
| ·年龄分布 | 第45页 |
| ·诊断标准 | 第45-46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45-46页 |
| ·纳入标准 | 第46页 |
| ·排除标准 | 第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 ·分组 | 第46页 |
| ·问卷调查 | 第46-47页 |
| ·治疗方法 | 第47页 |
|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 第47-48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48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48页 |
| 3 结果 | 第48-54页 |
| ·眼科检查指标 | 第48-52页 |
| ·视力 | 第48-49页 |
| ·眼底彩色照片 | 第49-50页 |
| ·眼底荧光造影 | 第50-51页 |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第51-52页 |
| ·临床症状 | 第52-54页 |
|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第52-53页 |
|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第53-54页 |
| 4 讨论 | 第54-56页 |
| 5 结论 | 第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
| 附图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