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论大学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序言第9-10页
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概述第10-18页
 (一) 法律职业道德第10-13页
  1、法律职业道德内涵第10-12页
  2、法律职业道德形成及形式第12-13页
  3、法律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第13页
 (二)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第13-17页
  1、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第13-14页
  2、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第14-15页
  3、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第15-17页
 (三)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意义第17-18页
二、大学法学教育中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及优势第18-32页
 (一) 大学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争论第18-20页
  1、怀疑论第18-19页
  2、肯定论第19页
  3、法律职业道德究竟可教否第19-20页
 (二) 大学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治”和“德治”的共同要求第20-24页
  1、法治社会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第20-23页
  2、“德治”同样要求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第23-24页
 (三) 大学法学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第24-29页
  1、法学教育应当定位为素质教育,含有对“德”的要求第24-27页
  2、法学教育培养目标设计中对“德”的要求第27-29页
 (四) 大学法学教育中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势第29-32页
  1、法学通识教育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第29页
  2、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第29-30页
  3、法学院的潜在课程有利于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第30-31页
  4、国外大学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第31-32页
三、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第32-46页
 (一) 当前大学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第32-35页
  1、高等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学科地位不明确第33-34页
  2、法学教学方面的不足第34页
  3、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第34-35页
  4、国家司法考试上的不足第35页
 (二) 当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状况成因分析第35-37页
  1、思想认识上的不足第35-36页
  2、社会的环境影响第36页
  3、法律工具主义和人的工具主义的影响第36-37页
 (三) 大学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设想第37-46页
  1、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第37-40页
  2、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第40-46页
四、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城市连锁经济型酒店现状调查及基于改造的建筑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ERP的业务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