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系统中PAPR抑制技术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OFDM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OFDM中的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1-13页 |
| 2 OFDM的基本原理与PAPR问题 | 第13-25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3-19页 |
| ·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 | 第13-16页 |
| ·快速傅立叶变换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17-18页 |
| ·傅立叶变换的过采样 | 第18-19页 |
| ·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及其分布 | 第19-22页 |
| ·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19-20页 |
| ·高PAR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问题 | 第20页 |
| ·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的峰均比差异 | 第20-21页 |
| ·OFDM系统内PAPR的分布 | 第21-22页 |
| ·降低PAPR的方法概述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OFDM中PAPR抑制算法 | 第25-50页 |
| ·限幅法 | 第25-33页 |
| ·传统的限幅算法 | 第25-26页 |
| ·限幅滤波算法 | 第26-29页 |
| ·迭代限幅滤波算法 | 第29-31页 |
| ·迭代限幅与噪声估计的联合算法 | 第31-33页 |
| ·压扩算法 | 第33-36页 |
| ·μ律压扩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 ·星座图扩展法 | 第36-44页 |
| ·ACE方法概述 | 第36-38页 |
| ·ACE的基本原理 | 第38页 |
| ·ACE的具体实现算法 | 第38-42页 |
| ·ACESGP的改进算法——ACEBD算法 | 第42-44页 |
| ·选择映射法 | 第44-46页 |
| ·部分传输序列法 | 第46-47页 |
| ·峰均比抑制算法比较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OFDM系统中峰值抑制方案设计 | 第50-57页 |
|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峰值抑制方案设计 | 第50-53页 |
| ·下行链路设计 | 第50-51页 |
| ·上行链路设计 | 第51-52页 |
| ·上行链路设计的一种改进方法 | 第52-53页 |
| ·一种简单的峰值抑制模块方案设计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工作总结 | 第57页 |
| ·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