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1 引言第13-14页
2 文献回顾第14-34页
   ·积极组织行为研究背景第14-18页
     ·积极心理学运动第14-15页
     ·积极组织研究第15-18页
   ·有关积极组织行为的内涵第18-22页
     ·关于积极第18页
     ·组织行为内涵第18-19页
     ·对积极组织行为的界定第19-20页
     ·积极组织行为与相近概念的关系第20-22页
   ·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2-33页
     ·工作激励理论第22-23页
     ·个体积极特质论第23-28页
     ·影响积极组织行为的组织因素第28-33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启示第33-34页
3 研究构想与意义第34-39页
   ·研究构想第34-38页
     ·总的研究目的第34页
     ·研究假设第34-37页
     ·总的研究方法第37页
     ·总的研究路径第37-38页
   ·研究意义第38-39页
     ·理论意义第38页
     ·实践意义第38-39页
4 积极组织行为结构模型研究第39-71页
   ·积极组织行为内在结构的探究第39-55页
     ·质的研究:积极组织行为构成项目探索第39-43页
     ·量的研究: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3-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5页
     ·结论第55页
   ·积极组织行为结构模型的验证研究第55-71页
     ·研究目的第55页
     ·研究方法第55-57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57-65页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65-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5 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表征研究第71-86页
   ·研究目的第71页
   ·研究方法第71-73页
   ·研究结果第73-82页
     ·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总体情况第73页
     ·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73-74页
     ·员工积极组织行为在企业类型和规模上的差异第74-80页
     ·员工积极组织行为在企业类型、规模和地域上的差异第80-82页
   ·讨论第82-84页
   ·结论第84-86页
6 若干影响积极组织行为的组织因素实证研究第86-128页
   ·组织公平感对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第86-96页
     ·研究目的第86页
     ·研究依据第86页
     ·研究一:调查研究第86-91页
     ·研究二:情境实验研究第91-95页
     ·讨论第95-96页
     ·结论第96页
   ·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积极组织行为的作用第96-104页
     ·研究目的第96页
     ·研究依据第96页
     ·研究方法第96-97页
     ·研究结果第97-101页
     ·讨论第101-103页
     ·结论第103-104页
   ·组织支持感对积极组织行为的效应第104-107页
     ·研究目的第104页
     ·研究依据第104页
     ·研究方法第104-105页
     ·研究结果第105-106页
     ·讨论第106页
     ·结论第106-107页
   ·基于组织的自尊对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第107-112页
     ·研究目的第107页
     ·研究依据第107页
     ·研究方法第107-108页
     ·研究结果第108-110页
     ·讨论第110-111页
     ·结论第111-112页
   ·企业形象对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第112-119页
     ·研究目的第112页
     ·研究依据第112页
     ·研究方法第112-114页
     ·研究结果第114-118页
     ·讨论第118-119页
     ·结论第119页
   ·影响积极组织行为组织层面因素的综合效应第119-127页
     ·研究目的第119-120页
     ·研究方法第120页
     ·结果讨论第120-125页
     ·结论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7 总的讨论与结论第128-142页
   ·总的讨论第128-139页
     ·积极组织行为概念的界定第128-129页
     ·积极组织行为的六维结构模型第129-130页
     ·积极组织行为的测量工具第130-131页
     ·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特征第131-133页
     ·影响积极组织行为的组织层面因素第133-135页
     ·简要对策与建议第135-139页
   ·研究的贡献第139-140页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140页
   ·总的结论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4页
术语表第154-155页
附录第155-166页
致谢第166-16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糖对人系膜细胞合成醛固酮的影响以及螺内酯对高糖有害作用的干预评价
下一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