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现代企业融资一般理论 | 第16-23页 |
·融资的概念和融资方式的分类 | 第16-17页 |
·西方融资理论综述 | 第17-21页 |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开端—MM理论 | 第17-18页 |
·企业融资的权衡理论 | 第18-19页 |
·企业融资的优序理论 | 第19页 |
·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企业融资的控制权理论 | 第20-21页 |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启示 | 第21-23页 |
第3章 房地产企业融资:一个概述 | 第23-35页 |
·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融资特点 | 第23-26页 |
·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 | 第26-28页 |
·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 | 第28-31页 |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利弊分析 | 第31-35页 |
第4章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国内上市 | 第35-69页 |
·房地产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概述 | 第35-43页 |
·国内上市融资形式类别 | 第35页 |
·我国房地产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所经历的发展阶段 | 第35-37页 |
·国内上市房地产企业整体表现 | 第37-43页 |
·直接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上市) | 第43-45页 |
·直接上市所需财务条件 | 第43-44页 |
·我国房地产企业IPO情况 | 第44-45页 |
·间接上市(买、借壳上市) | 第45-51页 |
·买壳、借壳上市的基本概念 | 第45-50页 |
·我国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情况 | 第50-51页 |
·房地产企业国内上市策略分析 | 第51-54页 |
·上市时机的选择 | 第51页 |
·国内上市方式的选择—IPO还是借壳 | 第51-54页 |
·国内上市案例分析—华远地产借壳SST幸福一波三折 | 第54-69页 |
·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第54-55页 |
·华远地产的上市过程及融资选择 | 第55-58页 |
·华远地产的借壳上市方案及过程 | 第58-63页 |
·华远地产借壳上市后的再融资与上地储备 | 第63-64页 |
·华远地产借壳上市的经验及启示 | 第64-69页 |
第5章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海外上市(香港、新加坡) | 第69-89页 |
·海外(香港、新加坡)上市所需条件 | 第69-70页 |
·海外上市融资方式 | 第70-72页 |
·H股或S股方式 | 第70-71页 |
·海外曲线IPO(红筹模式) | 第71-72页 |
·借壳方式 | 第72页 |
·房地产企业海外上市融资效果 | 第72-73页 |
·房地产企业海外上市策略分析 | 第73-76页 |
·上市地点的选择 | 第74页 |
·上市方式的选择 | 第74-76页 |
·案例分析—碧桂园 | 第76-89页 |
·碧桂园公司概况 | 第77页 |
·碧桂园融资方式之选—为什么选择上市融资 | 第77-80页 |
·碧桂园上市地点—为什么选择香港 | 第80-81页 |
·碧桂园上市之路 | 第81-85页 |
·碧桂园香港上市经验总结与借鉴 | 第85-89页 |
第6章 房地产上市融资策略及政策建议 | 第89-101页 |
·2008年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环境分析 | 第89-91页 |
·企业层面:正确认识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拓展多元化融资方式 | 第91-95页 |
·正确认识房企上市融资问题 | 第91-92页 |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 第92-93页 |
·上市前和上市后都要做好充分的“功课” | 第93-95页 |
·政府层面:改善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 | 第95-98页 |
·分阶段为房地产企业创造多元化融资条件 | 第95-97页 |
·对房地产上市的审批要区别对待 | 第97-98页 |
·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层面:建立我国房地产融资风险防范体系 | 第98-101页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 | 第98页 |
·防范中国房贷风险,保持金融稳定 | 第98-101页 |
结束语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后记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