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真菌多糖的提取和精制 | 第9-10页 |
·真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0-11页 |
·真菌多糖的结构分析 | 第11-14页 |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4-15页 |
·真菌多糖的构效关系 | 第15-16页 |
·黑木耳的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黑木耳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6页 |
·黑木耳的生物活性 | 第16-18页 |
·黑木耳多糖的分离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0-44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原料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5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0页 |
·黑木耳多糖提取的工艺流程 | 第20-21页 |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21页 |
·传统水提法提取黑木耳多糖 | 第21-22页 |
·微波辅助法提取黑木耳多糖 | 第22-23页 |
·超声辅助法提取黑木耳多糖 | 第23-24页 |
·黑木耳多糖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第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42页 |
·多糖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页 |
·传统水提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微波辅助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结果分析 | 第28-34页 |
·超声辅助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3 黑木耳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 | 第44-52页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原料 | 第44页 |
·试剂 | 第44页 |
·仪器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6页 |
·黑木耳多糖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 | 第44-45页 |
·黑木耳多糖的离子交换层析 | 第45-46页 |
·黑木耳多糖的排阻层析 | 第46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纯度鉴定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黑木耳多糖的离子交换层析 | 第46-48页 |
·排阻层析制备黑木耳多糖组分 | 第48-49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纯度鉴定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黑木耳多糖组分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52-59页 |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材料 | 第52页 |
·试剂 | 第52页 |
·仪器 | 第52页 |
·试验方法 | 第52-54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第52-53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第53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53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第54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第54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54-56页 |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黑木耳多糖抗疲劳活性的研究 | 第59-65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受试物 | 第59页 |
·实验动物 | 第59页 |
·试剂 | 第59页 |
·仪器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动物分组与给药 | 第59-60页 |
·负重游泳实验及力竭游泳时间的测定 | 第60页 |
·血乳酸(BLA)和血尿素氮(BUN)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肝糖原(LG)和肌糖原(MG)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数据分析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黑木耳多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60页 |
·黑木耳多糖对小鼠耐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黑木耳多糖对小鼠血乳酸(BLA)和血尿素氮(BUN)的影响 | 第61-62页 |
·黑木耳多糖对小鼠肝糖原(LG)和肌糖原(MG)的影响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