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5页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8-9页
   ·伺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发展第9-12页
   ·国内外伺服系统研究的最新概况第12-1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数学模型第15-24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分类第15-16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坐标变换第16-24页
     ·永磁同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abc)上的模型第17-18页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上的模型第18-21页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d-q)上的模型第21-24页
3 伺服系统矢量控制分析第24-31页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第24-26页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闭环分析第26-29页
     ·电流环分析第27-28页
     ·速度环的分析第28-29页
   ·矢量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4 模糊控制理论及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介绍第31-44页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第31-36页
     ·模糊控制的发展第32页
     ·模糊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第32-34页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第34-36页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和原理第36-41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36-40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第40-41页
   ·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介绍第41-44页
     ·MATLAB简介第41页
     ·SIMULINK工具箱第41-42页
     ·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第42-44页
5 模糊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第44-64页
   ·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第44-49页
     ·速度控制器模块第45页
     ·坐标变换模块第45-46页
     ·SPWM逆变器模块第46页
     ·永磁同步电机本体模块和测量模块第46-47页
     ·仿真结果第47-49页
   ·模糊-PI双模控制器第49-55页
     ·模糊-PI控制器设计第50-53页
     ·仿真结果第53-55页
   ·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器第55-62页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56-60页
     ·仿真结果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同无效制度有关问题之思考
下一篇:买卖不破租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