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营造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课题研究的由来和背景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由来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对象—校园街道型空间 | 第15页 |
·研究内容—校园街道型空间形态与空间体验 | 第15-16页 |
·校园街道型空间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城市设计 | 第16-17页 |
·中介空间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8-20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具体操作方法 | 第18-19页 |
·实施步骤 | 第19-20页 |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基础理论 | 第22-50页 |
·街道空间的认知 | 第22-24页 |
·空间 | 第22页 |
·城市街道空间的概念 | 第22-23页 |
·城市街道空间的源流 | 第23-24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概述 | 第24-28页 |
·大学校园空间与街道空间的渊源 | 第24-25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概念 | 第25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内涵解读 | 第25-27页 |
·街道型空间与交通空间、校园形态的关系 | 第27-28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产生背景 | 第28-33页 |
·历史 | 第28-30页 |
·现状 | 第30-32页 |
·总结 | 第32-33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空间模式 | 第33-39页 |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模式 | 第33-36页 |
·校园建筑内部空间的模式 | 第36-39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形态模式 | 第39-47页 |
·直线形 | 第42-43页 |
·折线形 | 第43-44页 |
·曲线形 | 第44-45页 |
·自由形 | 第45-47页 |
·组合形 | 第47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特征 | 第47-50页 |
·城市特性—具有街道空间的特点 | 第47-48页 |
·空间特性—具有交通以及交往空间的特点 | 第48页 |
·意象特性—对线性空间环境的知觉 | 第48-50页 |
第3章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基本构成与设计原则 | 第50-64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基本构成 | 第50-58页 |
·实质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50-52页 |
·实质空间构成要素的形式 | 第52-54页 |
·实质空间构成要素的特征 | 第54-56页 |
·实质空间构成要素的整体属性 | 第56-58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基本组合原则 | 第58-60页 |
·综合性的功能体系 | 第58-59页 |
·系统性的结构原则 | 第59页 |
·连续性的视觉秩序 | 第59-60页 |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基本设计原则 | 第60-62页 |
·整体性与协调性 | 第60-61页 |
·开放性与多样性 | 第61页 |
·领域性与人文性 | 第61-62页 |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主要设计手法 | 第64-86页 |
·街道型空间的多重复合性 | 第64-66页 |
·功能层面的复合 | 第64-65页 |
·空间层面的复合 | 第65-66页 |
·街道型空间的空间组合 | 第66-71页 |
·入口空间 | 第66-67页 |
·节点空间 | 第67-68页 |
·灰空间 | 第68-69页 |
·标志物 | 第69-70页 |
·景观环境利用 | 第70-71页 |
·街道型空间的空间序列性 | 第71-74页 |
·开合与收放 | 第72页 |
·弯曲与转折 | 第72-73页 |
·韵律与节奏 | 第73-74页 |
·借景与对景 | 第74页 |
·街道型空间的视觉秩序性 | 第74-78页 |
·自然协调性 | 第74-75页 |
·界面连续性 | 第75-76页 |
·肌理变化性 | 第76-77页 |
·色彩平衡性 | 第77-78页 |
·街道型空间的尺度适宜性 | 第78-80页 |
·尺度认知的层次性 | 第78-79页 |
·尺度认知的相对性 | 第79-80页 |
·街道型空间的交通可达性 | 第80-83页 |
·水平串联 | 第80-81页 |
·立体串联 | 第81-82页 |
·穿越 | 第82-83页 |
·街道型空间的生态节能性 | 第83-85页 |
·采光 | 第83-84页 |
·通风节能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大学校园街道型空间的实例分析 | 第86-93页 |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整体改造 | 第86-87页 |
·四川大学双流机场新校区教学区方案 | 第87-88页 |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学楼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