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嵌入式 Linux 的特点 | 第9-11页 |
| ·嵌入式 Linux 发展方向 | 第11-13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bootloader 的实现 | 第16-29页 |
| ·硬件平台概述 | 第16-17页 |
| ·uboot 分析 | 第17-22页 |
| ·运行过程分析 | 第17-18页 |
| ·创建引导参数 | 第18-22页 |
| ·启动Linux | 第22页 |
| ·kernel_pre 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28页 |
| ·kernel_pre 的设计 | 第22-24页 |
| ·kernel_pre 的实现 | 第24-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Linux 移植 | 第29-47页 |
| ·Linux 移植的三种类型 | 第29-30页 |
| ·移植前的准备 | 第30-33页 |
| ·移植的具体过程 | 第33-45页 |
| ·添加新平台 | 第33-36页 |
| ·串口驱动 | 第36-41页 |
| ·中断控制器驱动 | 第41-42页 |
| ·定时器驱动 | 第42-43页 |
| ·内存映射 | 第43-44页 |
| ·内核移植的总结 | 第44页 |
| ·移植代码的验证 | 第44-45页 |
| ·搭建交叉开发环境 | 第45页 |
|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根文件系统 | 第47-54页 |
| ·根文件系统类型 | 第47-48页 |
| ·根文件系统的内容 | 第48-53页 |
| ·bin 目录的文件 | 第49页 |
| ·dev 目录的文件 | 第49-50页 |
| ·etc 目录的文件 | 第50-51页 |
| ·lib 目录的文件 | 第51-53页 |
| ·ramdisk 的制作过程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设备驱动 | 第54-80页 |
| ·Linux 设备驱动体系 | 第54-56页 |
| ·设备驱动程序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 第56-58页 |
| ·I/O Port | 第56-57页 |
| ·内存操作 | 第57页 |
| ·中断处理 | 第57页 |
| ·volatile 和优化 | 第57-58页 |
| ·Nand Flash 驱动 | 第58-66页 |
| ·添加Nand Flash 驱动 | 第61-65页 |
| ·Nand Flash 驱动的测试 | 第65-66页 |
| ·LCD 驱动 | 第66-79页 |
| ·添加LCD 驱动 | 第73-76页 |
| ·LCD 驱动的测试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