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电价形成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电价形成机制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国内电价形成机制研究综述第13-14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总体思路第14-16页
2 电价形成的理论基础第16-33页
   ·电价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殊性第16-18页
     ·电力的供应过程第16页
     ·电价的形成过程第16-17页
     ·电价形成的特殊性第17-18页
   ·电价形成的基础第18-23页
     ·价格理论及电价的内涵第18-19页
     ·电能的成本第19-21页
     ·电力企业的税金和利润第21-22页
     ·电力的供求关系第22-23页
   ·影响电价形成的因素第23-33页
     ·电力供给侧因素分析第24-25页
     ·电力需求侧因素分析第25-28页
     ·电力市场结构第28-30页
     ·电力交易方式第30-31页
     ·电力交易成本第31-32页
     ·经济政策第32页
     ·环境治理成本第32-33页
3 我国电价体制改革第33-43页
   ·我国电价体制历史回顾及其规制改革第33-36页
     ·计划经济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的电价(1949-1978)第33页
     ·价格改革初期的电价(1979-1984)第33-34页
     ·价格改革中期的电价(1985-1995)第34-35页
     ·价格改革后期的电价(1995年以后)第35-36页
   ·目前我国电价存在问题第36-43页
     ·上网电价一厂一价,实行单一电价制,发电企业效率低下第36-38页
     ·输配电价无独立价值表现,不利于电网企业的发展第38-39页
     ·销售电价分类不当,未能反映不同用户供电成本差异第39-40页
     ·煤电联动实际运作困难第40-41页
     ·发电侧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不利于竞争性电价的形成第41-42页
     ·电价监管不规范第42页
     ·电价没有反映环境资源的利用成本第42-43页
4 我国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第43-53页
   ·"两部制电价":上网电价的新机制第43-45页
     ·建立两部制的上网电价第43-45页
     ·对上网电价的市场化竞价机制,采取逐步推进的改革战略第45页
   ·"成本加收益"的原则确定输配电价格第45-46页
     ·确定合理输电价格形成的原则第45页
     ·选择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输电费用模型第45-46页
   ·规范销售电价形成机制第46-49页
     ·科学划分用户类别,以体现合理负担、优质优价第46-47页
     ·调整电价体系,简化分类原则第47-48页
     ·适应竞争需要,实施差别化电价第48-49页
   ·我国电价形成机制改革中应该考虑的问题第49-53页
     ·完善煤电联动机制,缓解煤电价格矛盾第49-51页
     ·构建有效竞争的发电市场第51页
     ·电力市场交易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电价制定方法第51-52页
     ·在政企分开基础上加强政府管制第52页
     ·考虑外部成本,完善电价水平第52-53页
5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作者简历第56-5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研究
下一篇:EEG脑机接口的连续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