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无功优化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无功优化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2页 |
| ·静态无功优化的模型与算法 | 第8-11页 |
| ·数学模型 | 第8页 |
| ·静态无功优化算法 | 第8-11页 |
| ·动态无功优化的模型与算法 | 第11-12页 |
| ·数学模型 | 第11-12页 |
| ·算法研究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法理论的数学描述 | 第14-22页 |
| ·最优化问题的概述 | 第14页 |
| ·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4-15页 |
| ·算法理论的数学描述 | 第15-20页 |
| ·单纯形法 | 第15-16页 |
| ·原对偶内点算法 | 第16-19页 |
| ·信赖域算法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求解无功优化信赖域内点算法 | 第22-34页 |
| ·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 ·非线性数学模型 | 第23页 |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23页 |
| ·约束条件 | 第23页 |
|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 ·无功优化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 ·基于信赖域下的无功优化线性规划新模型 | 第25页 |
| ·求解无功优化的算法研究 | 第25-30页 |
| ·原对偶内点算法 | 第25-27页 |
| ·求解无功优化线性规划的信赖域内点算法 | 第27-30页 |
| ·算法稳定性分析与改善算法稳定性的策略 | 第30-33页 |
| ·采用振荡时步长减半策略 | 第30页 |
| ·改善算法稳定性的物理策略 | 第30-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算例分析 | 第34-47页 |
| ·IEEE-30 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 第34-40页 |
| ·系统的数据与算法初始参数的选择 | 第34-37页 |
| ·无功优化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 ·IEEE-14、IEEE-57 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 第40-47页 |
| ·IEEE-14 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 第40-43页 |
| ·IEEE-14 节点系统的数据 | 第40-42页 |
| ·无功优化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IEEE-57 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 第43-47页 |
| ·IEEE-57 节点系统的数据 | 第43-45页 |
| ·无功优化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7页 |
| ·展望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