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对镉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4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衣藻对镉的耐受性 | 第25-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 ·实验藻种 | 第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衣藻培养 | 第25-26页 |
| ·耐受性实验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 ·正常接种时镉对衣藻生长的影响 | 第27-32页 |
| ·大量接种时镉对衣藻生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衣藻对镉的生物吸附 | 第34-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 ·实验藻种 | 第34页 |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 ·衣藻培养 | 第34页 |
| ·衣藻对 Cd~(2+)的吸附实验 | 第34-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 ·起始藻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37-38页 |
|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衣藻吸附 Cd~(2+) 的动力学 | 第39-41页 |
| ·Cd~(2+)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1-44页 |
| ·背景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洗脱和重新利用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衣藻生物吸附机理 | 第48-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实验藻种 | 第48页 |
|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 ·衣藻培养 | 第48页 |
| ·实验设计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 ·衣藻吸附位点的化学修饰 | 第49-52页 |
| ·衣藻的物理吸附 | 第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固定化衣藻的生物吸附 | 第53-6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 ·实验藻种 | 第53页 |
| ·主要仪器 | 第53页 |
| ·衣藻培养 | 第53页 |
| ·实验准备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2页 |
| ·三种包埋方法对比研究 | 第54-56页 |
| ·固定化衣藻吸附动力学 | 第56-58页 |
| ·pH对固定化衣藻吸附的影响 | 第58-59页 |
| ·Cd~(2+)浓度对固定化衣藻吸附的影响 | 第59-60页 |
| ·背景离子对固定化衣藻吸附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洗脱和重新利用 | 第62页 |
| ·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 第64-66页 |
| ·成果总结 | 第64-65页 |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发表文章和获奖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