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科学技术论文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伦理探求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选题依据第8页
   ·研究现状第8-10页
   ·研究思路及创新第10页
   ·虚拟空间的含义第10-14页
第2章 自我异化的理论基础及其涵义第14-20页
   ·异化理论第14-17页
     ·异化理论的概述第14-16页
     ·异化理论的解读第16-17页
   ·自我异化第17-20页
第3章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表现及其本质第20-30页
   ·虚拟生活对自我实现的价值第20-22页
     ·虚拟生活催生新的价值观念形成第20-21页
     ·虚拟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21-22页
     ·虚拟生活有利于自我潜能的发挥第22页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主要表现第22-28页
     ·虚拟生活中的信任危机第23页
     ·虚拟生活中的自我认同危机第23-26页
     ·虚拟生活中的情感异化第26页
     ·虚拟生活中的理性弱化与方向迷失第26-27页
     ·虚拟生活中的自我技术异化第27-28页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本质第28-30页
第4章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原因剖析第30-40页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人性根源第30-32页
     ·解读斯芬克斯之谜第30-31页
     ·虚拟环境易于诱发人性弱点第31-32页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技术根源第32-34页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社会根源第34-35页
   ·虚拟生活中自我异化的伦理根源第35-37页
     ·从网络伦理的认知来看,虚拟生活中的伦理意味较弱第35-36页
     ·从网络伦理的内容看,虚拟生活中的伦理相对主义盛行第36页
     ·从网络伦理实践看,网络伦理的可行性差第36-37页
   ·虚拟生活中道德主体缺席第37-40页
第5章 自我实现的理论构建第40-46页
   ·以人为本的传统科技伦理思想对自我实现的价值第40-41页
   ·费希特伦理理论对自我实现的价值第41-46页
     ·费希特伦理理论概述第41-43页
     ·费希特伦理理论对自我实现的意义第43-46页
第6章 自我实现的现实构建第46-54页
   ·自我实现原则第46-47页
     ·自主原则第46页
     ·一致原则第46-47页
     ·无害原则第47页
   ·自我实现内在途径第47-50页
     ·虚拟主体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第47-48页
     ·自我反省第48-49页
     ·自我调适第49-50页
   ·自我实现的外在途径第50-54页
     ·网络道德主体的构建第50-51页
     ·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第51页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主体的道德自觉性第51-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生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
下一篇:《公孙龙子》中的语言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