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8-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6页
  (一) “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相关研究第9-14页
  (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6-17页
  (二) 研究的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概况第18-26页
 一、重庆市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第18页
 二、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历程第18-26页
  (一) 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初—1998年)第18-19页
  (二) 规范建设期(1999年—2003年)第19-22页
  (三) 内涵建设期(2004—至今)第22-26页
第二章 重庆市高职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6-42页
 一、现状调查第26-34页
  (一) 重庆市高职教师的总体情况第26-28页
  (二) 重庆市高职教师队伍的结构第28-32页
  (三) 重庆市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第32-34页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2页
  (一) 观念上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二) 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三)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四) 教师队伍结构上存在的问题第38-42页
第三章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定位第42-51页
 一、国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概况第42-46页
  (一) 部分国家高职的实施情况第42-43页
  (二) 国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第43-46页
 二、重庆市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定位第46-51页
  (一) 重庆市高职的定位第47-49页
  (二) 重庆市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定位第49-51页
第四章 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的建设第51-59页
 一、“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的分析第51-53页
 二、“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的提升第53-59页
  (一)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培训教师第54-55页
  (二) 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第55-56页
  (三) 依托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第56-57页
  (四) 拓展培训的空间第57-59页
第五章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建设第59-66页
 一、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第59-60页
 二、建立能力本位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第60-61页
 三、完善多渠道、多类型聘用教师的制度第61-63页
 四、建立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第63-64页
 五、建立符合高职定位与发展特点的教师评审制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1第71-72页
附录2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滩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模型与算法研究
下一篇:官塘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