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61页 |
·电极界面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38页 |
·界面水结构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双电层模型的发展历史 | 第15-19页 |
·各种方法对电极界面水结构的研究 | 第19-38页 |
·超高真空条件下模拟电极/溶液界面水的研究 | 第19-23页 |
·电极/溶液体系界面水结构的现场研究 | 第23-34页 |
·电极表面水结构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34-38页 |
·电化学界面水的拉曼光谱研究概述 | 第38-48页 |
·SERS特点简述 | 第39-42页 |
·界面水的SERS研究概述 | 第42-48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1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61-70页 |
·主要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61-65页 |
·主要试剂 | 第61-62页 |
·常用实验仪器 | 第62-65页 |
·纳米粒子的合成、分离和组装实验仪器 | 第62页 |
·常规和原位拉曼电化学实验装置 | 第62-64页 |
·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表征仪器 | 第64-65页 |
·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和电极基底的制备 | 第65-69页 |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合成装置 | 第65-67页 |
·电极表面的处理方法 | 第67-69页 |
·核壳纳米粒子电极的制备 | 第67页 |
·常规本体电极的粗糙方法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第三章 提高拉曼实验检测灵敏度的策略方法 | 第70-84页 |
·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结构简介 | 第70-73页 |
·提高拉曼光谱仪检测灵敏度的方法 | 第73-80页 |
·激发波长和激光功率的选择 | 第74-76页 |
·物镜的选择 | 第76-77页 |
·光栅和CCD设置 | 第77-79页 |
·采谱参数的设定 | 第79-80页 |
·谱学电化学电解池的设计和使用条件的优化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第四章 过渡金属电极界面上水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第84-148页 |
前言 | 第84页 |
·铂电极界面上水分子行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第84-107页 |
·铂包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第84-92页 |
·铂包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85-86页 |
·铂包金纳米粒子的电镜表征 | 第86-87页 |
·铂包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表征 | 第87页 |
·铂层厚度与SERS强度的关系 | 第87-88页 |
·循环伏安和Raman光谱对表面针孔状态的表征 | 第88-92页 |
·不同阳离子种类对铂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92-99页 |
·溶液浓度对铂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99-102页 |
·溶液pH值对铂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102-107页 |
·钯电极界面上水分子行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第107-118页 |
·钯包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第108-112页 |
·钯包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08页 |
·钯包金纳米粒子的电镜表征 | 第108-110页 |
·钯包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表征 | 第110页 |
·钯层厚度与SERS强度的关系 | 第110-111页 |
·循环伏安和Raman光谱表征针孔状态 | 第111-112页 |
·不同阳离子种类对钯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溶液浓度对钯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溶液pH值对钯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金电极界面上水分子行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第118-125页 |
·纳米金粒子的合成和表征 | 第118-120页 |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119页 |
·金纳米粒子的电镜表征 | 第119页 |
·金纳米粒子的电化学表征 | 第119-120页 |
·不同阳离子种类对金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120-123页 |
·溶液浓度对金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溶液pH值对金电极界面水行为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不同电极界面上水分子的结构模型 | 第125-136页 |
·界面水和一氧化碳共吸附行为的研究 | 第136-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8页 |
第五章 氢氧燃料电池Pt/C阴极上氧还原反应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148-161页 |
·氢氧燃料电池阴极反应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49-151页 |
·模拟氧还原反应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第151-158页 |
·铂包金纳米粒子上的氧还原途径的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第158-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159-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1页 |
思考和展望 | 第161-163页 |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3-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