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无线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13-15页 |
|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4页 |
|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 第14-15页 |
|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设计面临的问题 | 第15-17页 |
|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面临的威胁 | 第15-16页 |
|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目标 | 第16页 |
| ·容错路由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7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第2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动态源路由协议概述 | 第19-28页 |
| ·动态源路由协议概述 | 第19-21页 |
| ·动态源路由协议介绍 | 第19页 |
| ·路由发现原理 | 第19-20页 |
| ·路由维护原理 | 第20-21页 |
| ·动态源路由协议数据分组格式 | 第21-25页 |
| ·DSR头(固定部分) | 第22页 |
| ·路由请求选项(Route Request Option) | 第22-23页 |
| ·路由应答选项(Route Reply Option) | 第23页 |
| ·路由错误选项(Route Error Option) | 第23-24页 |
| ·确认请求选项(Acknowledgment Request Option) | 第24页 |
| ·确认选项(Acknowledgment Option) | 第24页 |
| ·源路由选项(Source Route Option) | 第24-25页 |
| ·动态源路由协议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5-26页 |
| ·容错路由协议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节点移动对 DSR路由失效的影响分析 | 第28-37页 |
| ·节点移动产生的问题 | 第28-29页 |
| ·在 DSR路由协议中节点移动带来的问题 | 第28页 |
| ·解决节点移动带来问题的一般方法 | 第28-29页 |
| ·NS-2实验平台介绍 | 第29-32页 |
| ·NS-2的元素 | 第29-30页 |
| ·NS-2的面向对象方法 | 第30-31页 |
| ·NS-2工作机制 | 第31-32页 |
| ·动态源路由协议中节点移动的比较实验 | 第32-34页 |
| ·节点运动模式 | 第32-33页 |
| ·传输模式 | 第33页 |
| ·仿真脚本运行 | 第33-3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 ·吞吐量 | 第34-35页 |
| ·转发包数量和丢包数量 | 第35页 |
| ·平均端到端时延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基于反馈的容错动态源路由协议 | 第37-45页 |
| ·信息反馈与收集策略思想 | 第37页 |
| ·路由信息的收集与保存 | 第37-39页 |
| ·路由缓存的方法 | 第37-38页 |
| ·路链结合方法 | 第38页 |
| ·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 ·实现流程 | 第39页 |
| ·路由信息反馈策略 | 第39-42页 |
| ·路由的反馈 | 第39-40页 |
| ·邻居节点信息的反馈 | 第40-41页 |
| ·冗余开销 | 第41页 |
| ·实现流程 | 第41-42页 |
| ·仿真试验 | 第42-44页 |
| ·带反馈的动态源路由协议的模拟实验 | 第42页 |
| ·试验环境 | 第42-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基于预测的容错动态源路由协议 | 第45-51页 |
| ·预测策略的基本思想 | 第45页 |
| ·路由状态的预测方法 | 第45-46页 |
| ·路由状态信息的收集 | 第45页 |
| ·节点信号强弱的计算 | 第45-46页 |
| ·预测策略的实现 | 第46-48页 |
| ·在路由发现过程中的实现 | 第47页 |
| ·在路由维护过程中的实现 | 第47-4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 ·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