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通信网生存性测试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 ·地域通信网生存性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 ·地域通信网概述 | 第6-10页 |
| ·地域通信网生存性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研究工作 | 第13页 |
| ·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通信网生存性测度评价方法 | 第15-32页 |
| ·路径枚举法 | 第15-26页 |
| ·两端可靠性 | 第15-25页 |
| ·全端可靠度 | 第25-26页 |
| ·状态转移法 | 第26-29页 |
| ·聚类法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随机性打击条件下地域通信网生存性测度 | 第32-55页 |
| ·地域通信网网络模型建立 | 第32页 |
| ·地域通信网的路径快速枚举法生存性评估 | 第32-42页 |
| ·节点可靠链路失效时的数学模型 | 第33页 |
| ·改进的广度优先搜索路由算法 | 第33-36页 |
| ·两端可靠度的矩阵不交化算法 | 第36-41页 |
| ·链路可靠的全端可靠度简化计算 | 第41页 |
| ·实例应用 | 第41-42页 |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生存性分析 | 第42-47页 |
| ·贝叶斯网络概述 | 第42-44页 |
| ·生存性测度模型 | 第44-45页 |
| ·贝叶斯网络生存性测度计算 | 第45-46页 |
| ·实例应用 | 第46-47页 |
| ·基于聚点团的生存性分析 | 第47-53页 |
| ·跳面节点 | 第47-48页 |
| ·聚点团生存性 | 第48-49页 |
| ·聚点团生存度实现 | 第49-50页 |
| ·实例分析 | 第50-53页 |
| ·算法对比分析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针对性打击条件下地域通信网生存性测度 | 第55-69页 |
| ·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55-56页 |
| ·重要节点收缩生存性测度评价方法 | 第56-57页 |
| ·节点重要性的最优熵权评价法 | 第57-64页 |
| ·熵及其熵值函数 | 第58-59页 |
| ·熵权 | 第59-61页 |
| ·地域通信网节点重要性最优熵权评价模型 | 第61-64页 |
| ·实例应用 | 第64-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 ·未来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摘要 | 第75-78页 |
| ABSTRACT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