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 | 第15-16页 |
·研究的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行为分析的核心范畴及其关系 | 第20-31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政府支持分析 | 第20-24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念辨析 | 第20-23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支持限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行为边界 | 第24-26页 |
·政府支持的范围 | 第25页 |
·政府支持的程度 | 第25-26页 |
·支持效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行为结果 | 第26-28页 |
·政府支持目标的实现状况 | 第26-27页 |
·政府支持手段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 第27页 |
·政府支持成本的大小 | 第27-28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限度与效率的关系 | 第28-31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合理定位是提高政府支持效率的前提 | 第28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支持限度影响支持效率 | 第28-29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效率反作用于支持限度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限度对支持效率的影响 | 第31-45页 |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地方政府支持限度的类型与评价 | 第31-33页 |
·放任型 | 第31页 |
·支配型 | 第31-32页 |
·引导型 | 第32-33页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不同政府支持限度下的效率比较 | 第33-42页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33-35页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支持效率比较 | 第35-4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限度对效率影响的理性反思 | 第42-45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限度的缺陷与效率缺失 | 第42-43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理性反思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限度的定位与效率提升 | 第45-59页 |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经验及启示 | 第45-51页 |
·国外合作社发展中政府支持的经验 | 第45-47页 |
·国外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效率分析 | 第47-49页 |
·国外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启示 | 第49-51页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支持限度 | 第51-53页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限度的科学定位 | 第51-52页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合理定位政府支持限度的策略 | 第52-53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提升政府支持效率的对策 | 第53-59页 |
·提高认识 | 第54-55页 |
·规范行为 | 第55页 |
·综合管理 | 第55-56页 |
·因地制宜 | 第56-57页 |
·绩效考评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以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为例 | 第59-68页 |
·常德市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式 | 第59-62页 |
·统一思想认识 | 第59页 |
·明确发展思路 | 第59-60页 |
·优化发展环境 | 第60-61页 |
·形成支持合力 | 第61-62页 |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府支持效率 | 第62-64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 第62-63页 |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 第63页 |
·提高了农民收入 | 第63-64页 |
·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金 | 第64页 |
·融洽了干群关系 | 第64页 |
·制约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府因素 | 第64-66页 |
·政府干预过度 | 第65页 |
·政策扶持不配套 | 第65-66页 |
·政策执行部门配合难 | 第66页 |
·改进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6-68页 |
·落实优惠政策 | 第66页 |
·提高财政支持效率 | 第66-67页 |
·解决信贷补贴问题 | 第67页 |
·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 | 第67-68页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