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关系研究--基于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基层政府关系角度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0页 |
·结构框架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乡村关系的界定 | 第11-13页 |
·乡村民主政治出现的问题 | 第13-14页 |
·影响村民自治组织与农村基层政府关系的相关因素 | 第14-15页 |
·处理好乡村关系的主要观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依据 | 第18-25页 |
·村民自治的由来和发展 | 第18-21页 |
·村民自治的概念 | 第18-19页 |
·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村民自治与治理方式的变革的理论依据 | 第21-25页 |
·人民主权理论 | 第21-22页 |
·人权保障理论 | 第22页 |
·博弈论 | 第22-23页 |
·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当前乡村关系现状分析 | 第25-43页 |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政治体系 | 第25-30页 |
·中国农村“乡政村治”的涵义及性质 | 第25页 |
·农村基层政权:乡镇政权 | 第25-29页 |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 第29-30页 |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 第30-31页 |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8页 |
·乡镇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村委会 | 第31-35页 |
·乡镇政府间接干预和控制村委会 | 第35-37页 |
·村委会的回应:过度自治化与附属行政化 | 第37-38页 |
·乡村关系冲突的原因 | 第38-43页 |
·认识上的原因 | 第38-39页 |
·传统治理模式的影响 | 第39页 |
·利益机制上的原因 | 第39-40页 |
·指导机制上的原因 | 第40页 |
·法律制度上的缺陷的原因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协调乡村关系的对策探讨 | 第43-47页 |
·提高认识,理顺指导关系 | 第43页 |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关系 | 第43-44页 |
·应对财政困境,理顺利益关系 | 第44页 |
·完善法律制度,提供法治保障 | 第44-45页 |
·提高乡镇干部和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关系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7-48页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