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2 流媒体可扩展编码技术 | 第10-20页 |
·流媒体简介 | 第10页 |
·H.264压缩编码标准简介 | 第10-11页 |
·流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第11-13页 |
·流媒体在网络传输中遇到的问题 | 第11-13页 |
·流媒体传输模型的转变 | 第13页 |
·流媒体自适应方法研究 | 第13-19页 |
·传统自适应方法 | 第13-15页 |
·可扩展编码技术 | 第15-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交换机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交换机的排队结构 | 第20-21页 |
·输入排队 | 第20-21页 |
·输出排队 | 第21页 |
·组合输入输出排队 | 第21页 |
·交换机主要调度算法 | 第21-24页 |
·基于输入排队的调度算法 | 第21-23页 |
·基于输出排队的调度算法 | 第23-24页 |
·基于组合输入输出排队的调度算法 | 第24页 |
·支持优先级的输入排队调度算法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 | 第27-58页 |
·可扩展编码标记字段的设计背景 | 第27-33页 |
·可扩展编码标记字段的设计目的 | 第27-28页 |
·可扩展编码的特点 | 第28-30页 |
·现有主要字段 | 第30-33页 |
·可扩展编码标记字段的实现——IP eTOS | 第33-36页 |
·IP eTOS标记字段的设计 | 第33-34页 |
·可扩展编码IP eTOS字段的设定值 | 第34-36页 |
·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的RTP扩展 | 第36-40页 |
·扩展RTP的原因 | 第36页 |
·RTP包的扩展 | 第36-38页 |
·动态优先级的设计 | 第38-40页 |
·基于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的传输框架 | 第40-46页 |
·传输模型框架 | 第40页 |
·eRTP封装与传输 | 第40-43页 |
·UDP和TCP封装与传输 | 第43页 |
·IP封装与传输 | 第43-44页 |
·交换机的传输 | 第44页 |
·eRTP接收与解封 | 第44-46页 |
·基于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的拥塞控制 | 第46-57页 |
·现有流媒体端到端拥塞控制 | 第46-47页 |
·基于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的拥塞控制框架 | 第47-48页 |
·网络信息的反馈 | 第48-52页 |
·网络状态的划分及动态优先级的实现 | 第52-53页 |
·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的拥塞控制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可扩展编码分组标记策略的实验数据分析 | 第58-77页 |
·实验目的 | 第58页 |
·实验参数设置 | 第58-59页 |
·实验数据结果 | 第59-76页 |
·静物图像对比测试 | 第59-64页 |
·人物头像图像对比测试 | 第64-69页 |
·运动图像对比测试 | 第69-74页 |
·不同优先级模式对比测试 | 第74-76页 |
·实验结论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