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边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镇管社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9页
 一、选题的缘由与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9页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成果回顾第9-13页
  (一)、社区概念及其研究路径的探讨对本课题的启示第9-11页
  (二)、我国城市郊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成果第11-13页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3-16页
  (一)、公民社会理论第13-15页
  (二)、治理理论第15-16页
 四、论文设计第16-19页
  (一)、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页
  (二)、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三)、主要创新意图第17页
  (四)、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第17-19页
第一部分、社区形态的演变与我国边缘城市社区的管理现状第19-29页
 一、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社区发展与社区形态第19-24页
  (一)、"割裂式"城乡社区发展阶段第19-20页
  (二)、城乡社区初步融合、协调发展阶段第20-22页
  (三)、城乡社区发展的融合、冲突阶段第22-24页
 二、我国边缘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第24-29页
  (一) "撤镇建街、撤村建居"模式及其实践意义第24-26页
  (二) "撤镇建街、撤村建居"模式的不足第26-29页
第二部分、苏州工业园区边缘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第29-41页
 一、唯亭镇"镇管社区"体制的行政环境分析第29-31页
 二、唯亭镇"镇管社区"体制下的社区管理第31-39页
  (一)、"镇管社区"管理体制下的"镇—居"、"居—民"第31-32页
  (二)、"镇管社区"管理体制的具体运作第32-36页
   1、镇政府在社区管理与建设中的作用第32-34页
   2、社区居委会的实际运作第34-35页
   3、社区居民自治第35-36页
  (三)、园区"镇管社区"管理体制与老城区街居管理体制以及园区湖西、湖东社区管理体制的比较第36-39页
   1、"镇管社区"管理体制与老城区街居管理体制的比较第36-38页
   2、"镇管社区"管理体制与湖西、湖东社区管理体制的比较第38-39页
 三、"镇管社区"管理体制的评价第39-41页
第三部分、完善苏州工业园区边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途径第41-51页
 一、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改第41-42页
 二、加强组织结构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社区管理机构第42-47页
  (一)、我国部分地区城市社区管理机制改革及其背后的政治智慧第43-45页
   1、上海模式第43-44页
   2、沈阳模式第44页
   3、江汉模式第44-45页
  (二)、"镇管社区"管理体制下的社区组织结构构想第45-47页
 三、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程度第47-49页
  (一)、完善"镇管社区"管理体制下的社区选举制度第48-49页
  (二)、培育边缘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第49页
 四、逐步走专业化、社会化的社区建设道路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详细摘要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飞行离散杆动力学特性及对目标的侵彻效应
下一篇:京杭运河江苏段景观规划研究--景观规划中的文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