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24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8-13页 |
·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中国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及理论框架 | 第17-22页 |
·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第2章 国外重点国家旅游本科课程体系概述 | 第24-35页 |
·美国的旅游本科课程设置 | 第24-30页 |
·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系的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 第25-27页 |
·德州大学游憩、公园与旅游学系 | 第27-29页 |
·内华达酒店管理学院 | 第29-30页 |
·澳大利亚的旅游本科课程体系 | 第30-32页 |
·瑞士的旅游本科课程体系 | 第32-35页 |
第3章 国内旅游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 第35-42页 |
·中国旅游学院的旅游本科课程体系 | 第35-36页 |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旅游本科课程设置 | 第36-37页 |
·中山大学旅游本科课程体系 | 第37-39页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 第37-38页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第38-39页 |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本科课程体系 | 第39-40页 |
·宁波大学旅游本科课程设置 | 第40-42页 |
第4章 中外旅游本科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42-52页 |
·中外旅游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 | 第42-52页 |
·设置依据 | 第42-43页 |
·涵盖范围 | 第43-44页 |
·差别与雷同 | 第44-46页 |
·课程深度与广度 | 第46-47页 |
·公共课的开发 | 第47-48页 |
·个别学科的重视程度 | 第48-49页 |
·考核方式 | 第49-50页 |
·培养效果 | 第50-52页 |
第5章 中国旅游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新思路 | 第52-62页 |
·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 第52-55页 |
·突出旅游学科的特点 | 第52-53页 |
·依托旅游本科的培养目标 | 第53-54页 |
·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打造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 | 第54-55页 |
·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 | 第55页 |
·强化国内外课程的衔接 | 第55页 |
·课程设置的新思路 | 第55-62页 |
·旅游方向与饭店管理方向等多方向各有侧重的课程设置 | 第55-56页 |
·主要面向就业的“实践型”课程设置 | 第56-59页 |
·主要面向理论研究的“研究型”课程设置 | 第59-62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基本结论与主要观点 | 第62页 |
·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 第62-63页 |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